】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複原能力大幅提升 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
http://www.CRNTT.com   2020-02-13 09:16:08


行人從北京中國人民銀行大樓前經過。(新華社)
  中評社香港2月13日電/在疫情暴發期間,中國決策者正確地采取了果斷行動,將人民的健康置於首位。不過良藥苦口,為阻止病毒傳播而采取的遏制舉措會不可避免地對經濟產生不利影響。經濟面臨的這種困境可能非常突出,不過是短暫的。本季度被抑制的一些經濟活動會在今年晚些時候釋放出來,幫助經濟實現複蘇。

  香港《南華早報》網站2月10日載文《面對新型冠狀病毒,中國經濟與2003年時相比更具韌性》,文章說,如果病毒繼續傳播,可能會危及脆弱的全球經濟。在這方面,中國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治理能力,強有力地應對危機。

  在宏觀層面上,中國央行已經給經濟注入了一針強心劑,采取的做法是注入上萬億元人民幣的流動性來支撑經濟并放鬆對企業的信貸。為保護最脆弱的一些行業、企業和勞動者而采取的有針對性的舉措同樣重要。比如,北京和蘇州等城市已經推出了幫扶中小企業的政策。

  觀察人士指出,全球經濟這次受到的衝擊肯定要大於“非典”疫情暴發時受到的衝擊。中國經濟規模比那時擴張了很多倍,國內經濟也更加依賴消費和服務業,這讓它相對於過去依賴出口的發展模式而言,更容易受到疾病暴發風險的影響。

  不過中國經濟和2003年時相比,從病毒造成的破壞中複原的能力已大幅提升。經濟基本面更為穩健。在經歷了風雨并發展得更加強大後,中國如今有了更加發達的“經濟免疫系統”,形成了應對突發情況的組織架構和措施流程。這其中包括更加有效的政策手段、更雄厚的資源以及得到提升的生產與物流保障能力。

  由於在技術和服務領域取得的進步,中國經濟也比“非典”時期更加靈活。這讓經濟在國家采取遏制新型病毒的舉措期間依然保持運轉。民衆的消費轉向電子商務、在綫教育以及視頻直播服務等,在人們避免前往公共場所的情況下讓經濟不會陷入不景氣的地步。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