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福州8月27日電(記者 黃博寧)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化發展戰略研究中心王巨川教授在第三屆兩岸文化發展論壇上表示,兩岸的交流與合作必然需要兩岸民眾所共有的文化認同、族群意識與歷史記憶作為構建基礎,通過我們共同的努力,使之成為兩岸民眾互通互惠、共生共存的精神家園。
他表示,在兩岸的交流與合作中,文化的力量與族群的認同是兩個重要切入路徑,它決定了所有中華民族成員潛意識中的民族身份與文化精神的一致性。眾所周知,中華民族是由多個民族構成的意識共同體,雖然各個民族在自我種族內部有著各自的文化特征與精神信仰,但在差異性和獨特性的背後,又有著一個聯結這些差異性和獨特性的核心紐帶,即經由文字進而直抵人們精神中的文化力量正是聯結這個意識共同體的核心命題。事實上,任何形態的人類存在及其發展都是一種動態的歷史性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文字的統一與運用使文字中隱含的核心觀念和思想精髓不斷地形成一種隱喻,由此構成了人類固有的“本質身份”與“族群認同”。文字中所隱含的民族文化觀念與思想精神已經有許多學者加以論證和辨析,比如中國文字中的“易”、“仁”、“祖”、“是”等在不斷的歷史變革中所集聚起來的宇宙觀、社會觀、倫理觀和價值觀等等,都是通過文字的形態來承載,並在文字的運用過程中不斷地強化其精神的控制力量,由此把中華民族文化的精神要義和現實操作原則像密碼一樣編排在自己的內涵生成過程之中,然後以“蹤跡”的形式羅織成中華民族的文化範式,永恒地守護著中華民族的精神疆界。法國學者克里斯蒂娃曾詳細研究過語言在塑造民族身份中所起的作用,認為對語言之意義的意識,必定存在著一個明確的言說主體,而言說主體又受到立場的支配,因而言說活動(意指活動)總與相伴的社會結構和社會制度及其危機有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