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專譯:默克爾太保守 歐盟發展寄望下一任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9-24 00:17:26  


  中評社香港9月24日電(記者 楊犇堯編譯報道)柏林時間9月22日晚間,德國進行聯邦議院選舉,現任總理默克爾領導的保守派聯盟取得大勝,基民盟黨魁默克爾將繼續出任德國總理。

  近日,英國《金融時報》刊登該刊駐布魯塞爾首席記者托尼•巴伯(Tony Baber)的評論文章,認為德國是當下歐洲乃至世界民主政權的最佳典範,主要原因是英美當年為德國創造了良好的制度基礎,而在經濟上,他認為默克爾採取的緊縮和不作為姿態將無益於歐洲,無益於德國,也無益於她本人的政治前途。文章編譯如下:

  從前,人們常喜歡問:“德國是否是,或是否可以成為‘正常’的國家?”與其他發達的民主國家相比,他們為什麼就那麼與眾不同,這是因為德意志崛起的時間晚(19世紀末),還是因為他們承受過那段嗜血的國家記憶?

  但是自從1949年聯邦德國完成第18次議會選舉以後,有關他們“奇葩”的評價就逐漸淡化,這歸功於戰後德國政治家和整個社會的努力。到了今天,有關德國的批評往往是——德國在國際和區域事務上太溫和、太謹慎了,他們永遠留在自己感到“舒適”的區域。那些歷史上出現的野心家,那些為達到政治目的而押上整個德國命運的激進統治者,全都成為了過往的歷史。

  但是戰後德國發展的進程仍然非常獨特,歷史學家諸如弗里茨•費舍爾,珀西瓦爾•泰勒和漢斯•烏爾里希•韋勒都一致認為,德國在1950到1980年的三十年間混亂,工業、政治和社會的現代化過程極度扭曲,與英國、法國和美國所經歷的現代化過程大相徑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