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台灣研究會研究部主任、研究員嚴峻(中評社 王永雪攝) |
中評社上海8月19日電(記者 王永雪)上海台灣研究所、上海市台灣研究會、《台海研究》雜誌、上海交通大學日本研究中心及華東師範大學兩岸交流與區域發展研究所8月15日在上海交通大學聯合舉辦“甲午戰爭反思暨兩岸海洋合作”學術研討會。全國台灣研究會研究部主任、研究員嚴峻在會上表示,中日今後有可能圍繞釣魚島領土主權與東海海域劃界爭端打一場“法律戰”,海峽兩岸的中國人有必要做好進入東海爭端法律解決機制的準備。
嚴峻指出,120年前通過甲午戰爭打敗清廷後,日本進一步從制度文明上蔑視中國。日本一向崇尚強者,中國有必要思考今後在國際制度中如何“折服”日本。鑒於國際法在國際爭端中地位與作用的不斷提升,中日今後有可能圍繞釣魚島領土主權與東海海域劃界爭端打一場“法律戰”,為此,海峽兩岸的中國人有必要做好有關進入東海爭端法律解決機制的準備,因為這可能取得一石二鳥的效果,既共同維護中國了東海權利,又可以利用在爭端法律解決機制中的合作,嘗試開創一條兩岸政治關係合情合理安排的新路徑。
嚴峻指出,甲午戰爭的失敗使中國被迫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從而喪失了台灣、澎湖等領土,釣魚島作為台灣的附屬島嶼也一並被日本吞並。回顧歷史,展望未來,海峽兩岸有必要加強在東海爭端法律解決機制中合作的相關準備工作,以共同捍衛中國領土主權完整。
嚴峻表示,中國積極加強國防力量建設、增強捍衛海洋權益的實力,是為了更好地促進以和平方式解決海洋爭端。尤其在人類進入核武器時代後,國家間特別是大國間的爭端更應該以和平方式解決,而且,要使日本在制度文明上“折服”,確保東海局勢穩定,關鍵還是要從現有的國際機制上著手準備。分為兩方面:一是加強對日政治外交鬥爭,二是扎實進行東海爭端法律解決機制的準備工作。
嚴峻認為,在中日雙方都無意以武力解決爭端的情勢下,未來中國與日本在東海爭端中可能遭遇一種新型之戰,即法律戰。近年來,一些海洋爭端相對國以國際仲裁或國際司法機制為武器,向中國海洋權益發起的挑戰。
嚴峻表示,中日東海法律戰今後未必一定不會出現,誠如是,對中國而言將是一場嚴峻考驗;但從另一面看,有學者觀點認為日本也沒有勝算把握,法律戰的結果也有可能使日本自1894年竊取釣魚島以來第一次被迫退出該島,至少使中日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界線“一定不會位於目前日本所主張的中間線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