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4日電/彭博社網站5月1日發表題為《中國海軍在地中海做什麼?》的文章,作者是哈佛法學院教授諾厄·費爾德曼。文章稱,為什麼中國會宣布與俄羅斯在離家那麼遠的地中海舉行聯合海上演習?這個問題有一個全球化答案:它與新冷戰和中國意欲回應美國在太平洋的行動有關。但這個問題也有一個更能揭示真相的本地化答案:它源於中國日益參與中東和北非事務的需要。
從全球地緣政治視角來解釋將於本月舉行的這場演習肯定很有意思也很獨到。中國的軍事和安全目標主要集中在太平洋,它沒有理由與美國或歐洲列強在它們的後院展開競爭。不過,通過表明自己是一個日益全球化的大國,中國能夠從中獲得象徵性的意義。在地中海舉行海上演習,哪怕只是一場規模很小的演習,是大國做的事情。因此,宣布演習有助於表明中國對於這一崛起的認真和決心。
從這個視角來看,中俄演習也像是在象徵性地回應美國與中國的亞洲鄰國加強安全關係的努力。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近日訪問華盛頓就是一個例證。
然而,這一地緣政治視角不足以解釋為什麼選擇地中海。在幾乎任何地方舉行海上演習都可以表達出同樣的信息,甚至更加強有力,因為中國在地中海的海上資產並非特別重要。
對於為什麼選擇地中海,更好的解釋是一種更加本地化的解釋。近年來,中國曾兩次派出艦船,解救和撤離因地區動蕩而陷入險境的大量中國工人。第一次是在利比亞,第二次是今年3月底至4月初在也門。
這些事件凸顯出中國在中東和北非不斷演變的角色。迄今為止,中國決策者沒有表現出任何意願去繼承美國的傳統角色:維持在中東的霸權以實現穩定和確保石油運輸。不過,中國在某種程度上將中東納入了它的一項戰略:在欠發達國家修建基礎設施並建立大量中國工人定居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