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王廟,廟內操和關羽共享香火(中評社 李娜攝) |
中評社許昌4月1日電(記者 李娜)“聞聽三國事,每欲到許昌”。《三國演義》120回有52回故事發生、演繹在河南許昌市,共留下了80多處三國文化遺址遺跡。灞陵橋可謂是其中最獨特的遺址之一,其獨特之處在於關帝廟內曹操和關羽共享香火,形成了“天下關廟都貶曹,許昌關廟獨奉曹”的奇特現象,電視劇《三國演義》中曹操的扮演者鮑國安參觀灞陵橋景區後曾發出感嘆:“我到過全國很多地方,在許昌收獲最大,因為在灞陵橋景區我見到了曹操像。”
說曹操是灞陵橋景區內的主角一點也不為過,走進灞陵橋,漫步在青梅樹林中,聽著兩千多年的發生在這里的三國故事——望梅止渴、青梅煮酒等,無一不與曹操有關,也能真切感受到許昌作為“曹魏故都”的“真材實料”。剛步入灞陵橋,抬眼就可見浮雕”關羽辭曹挑袍“的場景再現(上圖),只見曹操的馬兒低著頭,象徵著曹操的愛才之心,關羽的馬兒昂著頭,象徵著關羽為人忠義,不肯背叛劉備歸於曹操麾下。
關羽為何不按照禮儀下馬接受曹操贈送的戰袍,而要用刀挑袍?曹操寵才愛將,關羽書信一封執意要護送兩位皇嫂離去,曹操追至灞陵橋,為其贈袍獻酒。而關羽身後還有劉備的甘、糜兩位夫人,他擔心曹操耍詐會傷及兩位皇嫂,便在馬背上用刀挑起戰袍,長揖而去。因為關羽在此辭曹挑袍,灞陵橋從此名揚,灞陵橋頭也立有《漢關帝挑袍處》石碑,雕像細節刻畫栩栩如生。
“豫來豫好•快樂中原行”兩岸媒體聯合採訪活動於3月30日啟動。兩岸記者走進中原大地,親身感受中原文化,以及河南獨特的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追尋豫台之間的根親淵源。本次活動由河南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主辦,河南省政府台辦宣傳處處長劉雋帶隊,進行為期6天的參訪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