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5屆博鰲論壇年會 |
中評社香港4月8日電/無論是從與會者的級別還是從會議取得的成果來看,第15屆博鰲論壇年會都獲得了巨大成功。
法國ANP通訊社4月4日報道《鄧小平共識?》,文章說,與過去一樣,來自亞洲的主要領導人以及衆多外國代表團參加了此次論壇。法國的代表團尤其龐大,其中包括兩位前總理、一位部長以及數十位重要的企業家。雙方達成多項具體協議。
博鰲論壇首先重申了中國在過去幾年中作出的一些選擇。與會的中國領導人證實,亞洲仍是中國政策的重點。就在出席本屆博鰲亞洲論壇年會開幕式前一天,李克強總理在海南三亞主持了瀾滄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領導人會議,泰國、柬埔寨、老撾、緬甸和越南等國領導人也出席了該會議。此次會議討論了許多共同開發的項目,尤其是在交通基礎設施、農業和水資源管理等領域的合作項目。湄公河流域中小企業之間的合作也有望得到加強。“一帶一路”倡議已動員起了越來越多的參與者。
博鰲論壇傳達出的第二個重要信息是它進一步明確了中國經濟的前景。李克強總理以及與會的一些中國經濟界人士都在竭力安撫中國的合作夥伴,因為中國目前正在實施多項改革,讓經濟更具競爭力。自“十二五”規劃實施以來,中國便開始尋找一種更加優質、更具包容性的新型增長模式。這種增長雖然在數量上會有所減弱,但質量會大大提高。這意味著中國的許多結構將發生徹底改變,以達到可持續發展領域的一些新目標。這對所有人來說都不是件容易的事,甚至可能會十分痛苦,但它無疑是十分必要的。在這裡,改革并不是空話。此時出現的另一個困難是:在中國改革增長模式的同時,世界經濟增長也出現了故障。這反過來也說明中國仍是全球增長的引擎。
來自世界各地的與會代表通過辯論逐漸形成了這樣一個共識:如今,每個國家都面臨著改革與開放的雙重要求。改革是為了適應新的世界(服務、標准、數字化等),而開放是為了能够從交流中獲益。正如中國領導人所說的,沒有哪個國家的經濟能够獨善其身,關起門來最終害的是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