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國傳統建築(網絡圖片) |
|
韓式婚禮(圖片來源:愛度網) |
中評社問:韓國古代曾借助漢字來表達思想。漢字在中韓文化的交流交往過程中起到什麼作用?韓國曾推行的“去漢字化”政策對韓國文化有何影響?
徐江:去漢字化是20世紀後,中國周邊一些國家因民族主義思想高漲而推行的政策,是一種潮流。韓國、朝鮮和越南都推行了去漢字化。
就韓國而言,韓半島歷史上長期使用漢字和漢文,與日本不同的是,韓國對漢字和漢文的使用是全盤搬用,完全中國化。日本借用漢字,有音讀有訓讀,韓國只有音讀,沒有訓讀。日本借用漢字,有組合新造的和式漢字詞,甚至造出和式漢字。韓國用漢字,音義全搬,努力追求原汁原味,不另外組合新造詞,更不造新字。
從歷史發展來看,在新羅王朝晚期時,崔致遠的漢文漢詩成就了他“東國儒宗”的開山地位。這時候,韓國掌握漢文化的還是極少數人。到了高麗時代,掌握高度純熟漢文化的知識精英已經代不乏人,但是相對後世而言還只是少數。
到了朝鮮王朝時代,朝廷鼓勵學習漢字和漢文,熟習漢字和漢文成為半島讀書人的基本功。朝鮮時代的文人以能夠寫作漂亮的文言文章和合乎格律的漢詩為追求,每當中國使節來韓,都會組織漢詩唱和,有意競技。朝鮮時代的優秀漢詩人,能夠寫出與中國文人無異的規範律詩,嫻熟地運用平仄、對仗、聲韵等格律技巧,還能夠自如地使用中國典故。我們現在在韓國旅遊,看到的韓國古跡,門上匾額,柱上楹聯,碑上刻文,盡皆漢字。古代韓國文獻,絕大部分是漢文,而且是規範的文言文和合乎規則的漢詩。在20世紀以前,兩國文人相交完全可以通過筆談和書信來往,而沒有交流障礙。現代韓國漢學學者有一個說法:文言文對於古代韓國人來說,不是外語,正如拉丁文是古代歐洲的通用語文,文言文是古代東亞的通用語文。我覺得很有見地,也很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偉大而驕傲。
韓國地名,現在雖然寫成韓文,但是原來都是漢字,且意涵也是漢語語義。只有首爾一個例外,因為這是十幾年前韓國特為漢語譯名規定的標準用漢字名字,所以沒有漢語語義。韓國城市的序列,古代是道、府、郡,名稱取自中國。韓國地名中還有不少直接搬用中國地名,如今之首爾,朝鮮時代名為漢陽,他如襄陽、江陵、鎮海、晉州、全州等。韓國還有中國式的地區雅稱,如全羅南北兩道雅稱湖南,慶尚南北兩道雅稱嶺南等,富含中國古風。
韓國人名,同樣原來都是漢字,意涵也是漢語語義。韓國男子名字取字多用哲、昌、永、成等吉祥之字,女子名字取名多用賢、淑、貞、惠等女德之字。而且韓國男人取名很多用字有金木水火土字旁,取五行相生之義,這是流行於明朝的習俗,現代中國已經很少有人知道了,但是這個600年前的中國習俗竟然在韓國保留到今天。
這樣的歷史發展過來,漢字和漢文化已經融合到韓國文化的靈魂中。去漢字化對韓國文化影響很大,造成文化斷裂,1000多年的漢字和漢文教育傳統基本休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