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鼓應 |
中評社北京11月25日電(記者 徐夢溪)記者按:隨著世界局勢變化和中國國的力增強導致我國在全球治理角色中的改變,復興中華文化成為當下有識之士的普遍關注。由於台灣在中華文化的繼承與發展中有著特別的意義,兩岸各方如何攜手也成為復興中華文化過程中的重點。
正逢第二屆中華文化論壇舉行前夕,中評社記者專訪著名道家文化學者陳鼓應。陳鼓應在1935年生於福建,成長於台灣,曾任台大哲學系教授。後因積極參與台大學生運動和保釣運動,在“台大哲學系事件”中被解聘。1979年赴美國加州伯克利分校任研究員,並一度被禁止入台。1984年前往北京大學擔任哲學系教授。
由其撰寫的《老子注譯及評介》、《莊子今注今譯》已暢銷40餘年,成為人們研習老莊的經典讀本。他在中國哲學領域一直主張“道家主幹說”,影響日益廣泛。
陳鼓應雖有八旬,卻精神矍鑠,娓娓道來,向記者講述他對中華文化的情愫。他曾是台灣民主運動的開墾者,也因此生活顛沛流離。陳鼓應青年時所處的特殊時代讓他作為學者肩負著不一樣的責任,他不安定的生活經歷也讓他對傳統文化產生了更深刻的理解和共鳴。
人文的啟蒙
我出生在閩南地區,媽媽在鼓浪嶼懷了我,所以陳鼓應的“鼓”與鼓浪嶼有關。
從有記憶開始,我就在長汀了,第一個記憶就是日本飛機轟炸。緊急警報一拉響,媽媽臉孔慌張,拉著我躲到郊區。緊急警報解除,我們回到街上,轟炸後的房子在燃燒,屍體散落在街頭。這個記憶後來影響了我參加保釣運動。
後來我們去到河田鄉,在那裡我開始讀四書。兒童時搖頭晃腦地背的這些內容,都在長久留在記憶中。它內化到心靈的深處,是不會被忘記的。
ﻩ 在我青少年期,四書不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而是《封神榜》、《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晚飯後,哥哥們經常給小孩子們講這些書裡的故事,故事裡蘊含了很多儒釋道的哲理,不知不覺地滲透到我們的思想觀念裡。
家鄉生活最難忘的,除了過年,就屬清明節了。清明節我要從城裡回鄉掃墓。我們每天爬山、掃墓,在山上祭祖。小時候的這些生活經歷,讓那種祖先崇拜和人文情懷不知不覺地滲透到我的靈魂深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