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家報檔。(中評社 莊恭誠攝) |
憶當年:一份報紙成千、成千份地賣
阿婆告訴中評社記者,自己以前在一間茶樓外,也是以擺攤的形式賣報紙,食客進茶樓前都順手買一份,市道較現在好。“後來那間茶樓都執咗笠(粵語,意為倒閉了、結業了、關門了)。”阿婆便開始打游擊式地沿街擺賣。
她如今每日總共進貨60-70份報紙,賣不完的可以退回給發行商,即所謂的“回尾”。“現在都只是為了搵(粵語,本意為尋找,此處意為賺錢)早餐錢。”這位在採訪期間不願透露姓名的阿婆,每日凌晨4點便出門接收發行商送來的報紙,然後開始擺檔賣報,到中午12點收工回家,其餘時間都無所事事。
講起如今的報紙銷售情況和輝煌時期的對比,經營著一間士多店(音譯自Store,即小雜貨店)的岑太頗有感觸:“哇,當然是一個天、一個地啦。”她說,以前做報販是“多勞多得”,現在則是“多勞都沒用”。
回顧報紙、雜誌最好賣的年代,岑太認為是八、九十年代、政治氣候急劇變化的時期,“一份報紙每日成千、成千份這麼賣”。而如今到她的士多店買報紙的,多是四、五十歲以上的人。“因為他們看報紙幾十年,你叫他突然之間不看是很難的。但是會不會好似以前那樣,(報紙、雜誌)全部掃一排,那就不會了。”岑太慨歎道。
至於讀者習慣的改變,她回憶說:“以前買雜誌都說‘我幹嘛要跟你孖份(粵語,孖意為雙,此處意為一起)看,我喜歡自己看’,因為要存起來;但現在都是說‘那個誰誰誰,你買了那本沒有?噢,你買了那本啦?那我買另外一本了’,就是他們會交換來看。”
岑太還說了一個更有意思的現象——以前一有新雜誌或者新書出售,大家無論如何都要先買一本回家看看;現在卻是說“不要了”(嫌棄的表情)。“不合口味是一次過的事而已,合口味就好大鑊(粵語,意為糟糕),因為會想要一直追著買,所以大家覺得還是不要這種開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