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說,實際香港整體的旅客數量並不是那麼緊張。另外在當日往返旅客和過夜旅客之間,目前是前者數量較多。這部分旅客不同於過夜旅客,他們不會集中去一些大型景點,而是較分散地去一個地方就離開香港了,因此不會造成旅客太多而承載能力不足的問題。
中評社:你提到如今赴港旅客的消費模式有改變,從熱衷奢侈品到熱衷中檔的實用日用品。不過港府有一些政策例如限制奶粉出境數量,你覺得會否與這種改變趨勢相違背?會否影響香港把握這種改變帶來的機遇?
“限奶令”已經實施了一段時間,不過我不贊成這種政策。香港作為一個自由社會,應該崇尚以往一路保持的開放型經濟,才能突出香港的優勢。如果香港有太多這些限制,對香港整體發展都是不利的。
一些政策也出現了倒退,包括“一簽多行”改為“一周一行”,發出的訊息是很負面的。
我希望港府在推出這些政策的時候要想清楚一點,並且要顧及香港多年來給人的感覺是一個自由經濟社會。如果出現太多這種行政手段,限制購物或者出入境的安排,對旅遊業、對香港整體形象都不是太好。
中評社:香港旅遊業佔香港整體經濟的比重有多大?
姚思榮:整體GDP佔5%,就業人口約27萬。但是這一問題還應考慮漣漪效應,不能單獨去看,即旅遊業本身之外,物流、航運、貿易、飲食、零售、酒店等行業都與旅遊業密切相關,若計算在內的話,就業人口可能超過80萬。
旅遊業情況一旦下跌,會對這些相關行業構成影響,所涉及的數字是相當大的。香港近期隨著旅遊業的下跌,失業人口已有上升趨勢,部分行業和從業員的收入減少,對香港經濟各方面都會有影響。
因此,雖然5%不是一個大數字,但實際上旅遊業真正出現下滑的時候,對香港經濟的影響是明顯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