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28日電/網評:端陽時清 古風流長
來源:光明網 作者:鄭艶
花落餘香,以死殉道的屈原成為一個節日發展與傳承的精神內核,於今日之時仍然閃耀著光芒,這也許是一種冥冥之中的力量。你何以斷定,數千年前人們紛紛投入江中的粽子不包含著執鞭隨鐙的願望?數千年來人們競相衝向終點的龍舟不代表著踵事增華的信念?
仲夏五月,正是石榴花開的季節。
記憶中,掛著艾草、裹著粽香而來的這個節日,老一輩的人們常常喚作“五月大五”,比之“端陽節”“天中節”“浴蘭節”“重五節”這些略顯雅趣的名稱,多了些柴米油鹽的味道;比之“龍舟節”“粽子節”“詩人節”這些現代生活中太具象化的名稱,又多了些可以深思的空間。
“仲夏端五。端者,初也。”端五即農歷五月初五。據《禮記·月令》記述,五月為陽氣最盛之時,因此“端五”也被稱為“端陽”。按照物極必反的道理,陽氣至盛時陰氣也開始滋生,陰陽交接之際,容易致使毒蟲出沒、瘟疫流行。《夏小正》中記載:“此日蓄藥,以蠲除毒氣。”五月初五之日,應插菖蒲、艾葉以驅鬼,喝雄黃酒、菖蒲酒等以避疫,對於未到飲酒年齡的小孩子,則給他們的額頭、耳鼻、手足心等處塗抹上雄黃酒,防病避疫。對此,身處長江流域的人們可能感受更多些,而諸如我這種黃河邊兒上長起來的娃兒,第一次見識到雄黃酒的威力,怕是要追溯到許仙、白娘子以及法海的恩怨情仇了。當時自許為“正義”一方的我,到底也想不透白娘子為何一定要飲下害自己現出原形的雄黃酒,現在倒是可以冠冕堂皇地宣言:習俗有時候是一種潛移默化又理所當然的力量。天堂也好、人間也罷,入鄉隨俗才是正道。
感受更深的恐怕還是味道,畢竟還是“舌尖上的中國人”。端午時節粽子飄香,這應該是最喜聞樂見的說法了。歷史上關於粽子的記載,最早見於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即“蘆葉裹米也”,算是吃食的一種。魏晉南北朝開始流行端午食粽的習俗,《風土記》有曰:“仲夏端五,方伯協極。享用角黍,龜鱗順德。”粽子成了各地端午節的標誌性食物,只是這粽子飄香飄的究竟是何種香,現在看來是頗有一番爭執的。印象之中,從開始意識到端午節要吃粽子,最糾結的便是要不要蘸白糖?是選紅棗的還是豆沙的?直到某一年的端午,江南嘉興的朋友送來幾個蛋黃鮮肉粽,新世界的大門就此打開。雖然嗜好甜食的我在各種吃食的“南北之爭”中,永遠選擇適合自己口味的那一款,卻也深深地領悟到了“舌尖上的中國”最為精髓的內容:一個埋首於將同樣的食材開發出各種不同口味並且能夠爭相媲美、各領風騷的民族,傳統怎麼可能是僵化的?內心怎麼可能是狹隘的?文化怎麼可能是單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