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30日電/當前,智庫在中國很“熱”。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中國智庫獲得了良好的發展條件,智庫建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同時,我們應清醒地認識到,智庫建設並非朝夕之功,需要多年的努力和不懈的堅守。縱觀智庫世界,一家智庫的成長,大都經過了相當長時間的建設、磨合、積累。如果急功近利,反而會事與願違。
智庫建設要健康行進、可持續發展,需要準確理解和深刻把握智庫的功能定位。
智庫的核心功能是生產政策思想、提供政策方案。為此,智庫必須要發現問題並開展切實研究,提出自己獨特的分析、判斷和相應的解決辦法。與政府部門每天需面對大量的具體問題不同,智庫處於相對超脫的位置,能致力於發現問題、思考問題、提出方案。智庫至少可在如下兩個方面發揮作用,補充政府部門可能存在的欠缺——
想政府之所未想。即想在前頭,前瞻性地思考問題。這一功能要求智庫人員敏銳地把握趨勢性新發展,開展評估和分析,提請政府和社會予以注意和重視。若干年前,阿爾文·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和約翰·奈斯比特的《大趨勢》都敏銳地抓住了醞釀中、興起中的趨勢,人們記憶猶新。現今傑裡米·裡夫金撰寫的《第三次工業革命》也是如此,引起廣泛重視。這樣的研究工作不屬於政府的職能,因此不大可能產生於政府部門,而一般產生於智庫。這種前瞻性的研究工作需要良好的工作環境和較為充裕的時間,智庫正適於從事這樣的工作。簡言之,政府還沒想到的,智庫先想到了;政府尚未估計到的可能性,智庫估計到了。這正是智庫的一項重要功能。
事後的評估。一項政策執行後,可能有成功的,也有不怎麼成功的,這就有必要進行事後的評估。這是發現問題的一種方式,從而使未來的公共政策更切合社會的需要。政府也進行工作總結,但一般以積極評價居多。智庫進行的事後評估,並不一定是非積極評價,而是要進行準確的評價。智庫的身份相對超脫,更適於開展這樣的工作。
世界知名智庫蘭德公司在多年發展中,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比如,對某一個問題的可能發展加以充分評估並列出全部可能性,並針對每一種可能性預先擬議應對之策,從而使政策制定者對各種可能性都有所準備,一旦事情發生,便能從容應對。對於中國智庫來說,這是可資借鑒的經驗。
要提出具有真知灼見的政策思想,智庫研究人員的思想必須足夠解放。
解放思想是從中國改革開放進程中得出的重要經驗。改革開放推進的過程,就是思想解放的過程,沒有思想的解放,就沒有近40年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農村改革、設立經濟特區、沿海開發開放、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全面深化改革等,無不是如此。
思想解放的反面是思想不解放。對一家智庫來說,思想不解放可能是致命的。這是因為,智庫的核心功能就是出思想,尤其是建設性的思想。智庫的要義就在於通過自己的研究獨立地提出分析和判斷,進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從而為決策者做決定提供思想和政策選項。所謂“外腦”,此之謂也。智庫所做的工作應是政策制定過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