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徐憲平:從疫情防控看互聯網時代的危機管理
http://www.CRNTT.com   2020-03-08 00:17:42


 
  第四,互聯網時代的危機管理應堅持信息公開、輿論監督和打擊謠言三管齊下。

  相對於以往,互聯網時代各類媒體對輿論和公眾影響越來越大。危機爆發時,信息鋪天蓋地,輿情驚天動地,可謂“山雨欲來風滿樓”,“黑雲壓城城欲摧”。如何引導輿論、把握大勢?三點建議:

  一是信息公開。信息公開是最好的輿論引導,也是政府公信力的重要來源。李克強總理曾在2016年2月17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告誡:“凡在重大事件中主動及時公開信息、積極回應社會關切,就會贏得民眾的理解;如果遮遮掩掩,不及時發布權威信息,就會引發輿論批評,甚至謠言滿天飛。”面對危機,政府要在第一時間內及時發布信息,確保信息的時效性、可信性、權威性,以安撫公眾、安定社會,讓流言止於真相,讓謠言不攻自破。二是輿論監督。輿論監督是社會壓力的“減壓閥”,是社會病毒的“消毒劑”,是社會風險的“照妖鏡”。湖北省委書記應勇剛剛上任就強調:“輿論監督是監督體系的重要一環,也是提高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一環。全省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善聽智行,對照輿論反映的問題,及時補足短板、改進工作。”沒有輿論監督,沒有批評報道,就難以發現問題,發現真相,難以喚起社會和公眾的警醒,難以防範小風險發展成大風險、大危機。三是打擊謠言。最近一段時間,美國等西方國家借我疫情污蔑抹黑中國,境內外的敵對勢力和社會上一些別有用心的人趁機在網上造謠生事,唯恐天下不亂,對於無中生有、造謠破壞的人和事,應迅速依法打擊處理,肅清影響。

  第五,互聯網時代的危機管理地方政府應守好第一道防線。

  俗話說:“基礎不牢,地動山搖。”互聯網時代危機從潛在、顯露到爆發,有一個動態演變的過程。地方政府位處一線,面對基層,面向公眾,承上啟下,擁有足夠的行政資源和動員能力, 是有條件、有可能制止危機不擴大、不升級、不蔓延,把危機消滅在萌芽狀態的。

  2019年4月,為迎接世界軍運會在武漢舉辦,湖北省、武漢市開展了“軍運會期間輸入性中東呼吸綜合症”專項防治演練,報道稱“演練採取情景模擬與現場實戰相結合的方式,檢驗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的完備性和可操作性”。但這次疫情防控表明,演練僅僅成為一種形式,現實應對中反映出諸多問題:早期發現的多個病例被輕視,遭到“冷處理”;2019年12月31日武漢市衛健委發出“發現不明原因肺炎”的通報後,“平安武漢”發布微博稱依法處理8名散布謠言者;武漢市“兩會”、湖北省“兩會”照常舉行;武漢市衛健委1月6日至10日未通報疫情,1月12日至17日通報無新增病例;1月18日,某社區舉辦“萬家宴”,4萬多個家庭參加;還有,黃岡市衛建委主任的“一問三不知”,社區建設的薄弱與管理的脆弱,等等,都說明國家治理、危機管理要落到基層,落到實處,還任重道遠。

  地方政府及官員要守好第一道防線,不能當“掛名領導”,不能當“太平官”,必須心裡真正裝著人民群眾、時刻想著國家安危,有敏銳的洞察力、果敢的決斷力和勇於擔當的精神,通過扎實、細致、艱苦的工作為人民造福,為中央分憂。我國不少省份和特大城市,經濟總量、人口規模已相當於西方一個國家,建議中央在應急管理、公共衛生、食品藥品、生產安全等方面授予地方政府更多的權力,讓地方政府有更多的自主空間,在發揮舉國體制重要作用的同時,充分發揮地方政府在風險治理、危機管理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2003年非典事件,撤換了衛生部長、北京市長;這次疫情防控,撤換了湖北省委書記、武漢市委書記,這也表明中央的態度,不負責、便問責!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