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師儀指出,美國既然開始有意與中國脫鉤,不想再有瓜葛的情況之下,美國開始將戰略模糊轉趨於清晰化都是可以預見的趨勢,只是說特朗普時代是直接鬥中國,到拜登時代則轉變成援助台灣,作法不同但趨勢相同。
他提到,所以美國才會在“台灣政策法”上,開始著墨“台灣主權”象徵及國際空間相關內容。有些人稱,主權條文改為“建議案”,其實是不對的,因為目前送出參議院外交委員會的版本仍只是草案,接下來待美國11月6日期中選舉過後,進入參眾兩院審理程序,條文內容還是可能有所變化。以目前共和、民主兩黨都具有壓制中國共識的情況下,台灣政策法朝最終向更強硬的趨勢,不無可能。
至於拜登在聯合國大會重申一中政策不變,邱師儀說,其實台灣政策法裡面寫得很清楚,美國沒有意圖要改變一中政策,拜登的講話當然是依循美國白宮的一貫政策,政策不變並不影響戰略清晰化,這並不矛盾。這就像潘朵拉的盒子一旦打開,美中對立態勢升溫,相關效應不是美國單方面能夠決定的。
邱師儀說明,美國畢竟是民主開放的社會,當對中國的競爭變成是美國的政治核心乃至於顯學時,民主黨要加碼,共和黨只會更加碼,看看近來光是美國兩大黨國會議員接力來台灣訪問,就能看出後續趨勢,所以美國對台海戰略清晰化已是確定方向,基本上沒有回頭路了。
他說,這是很簡單的道理,美國是民主政治,要爭取選民支持,在特定議題上一定是相互加碼競爭,所以對中國只有越尖銳、越強勢,不可能變柔和。就像早年台灣被美國封鎖的時候也是一樣,只要對美國有利,美國就加碼封鎖台灣,例如在陳水扁執政的時代就與現在氛圍相反,同理放在對中競爭上皆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