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28日電/中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各地區自然資源禀賦差別之大,世界少有。統籌區域發展從來都是治理中國這樣的大國必須解決的一個重大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審時度勢地提出了一系列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隨著這些區域發展戰略的實施,中國各區域經濟總量不斷攀升,區域協調發展成效顯著。當前,國際形勢錯綜複雜和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巨繁重,黨中央提出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抉擇。在新發展階段,發揮國家重大發展戰略作用,推進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融合發展,將有助於新發展格局加快形成,助力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行穩致遠。
區域發展戰略體系初步形成
經濟日報發表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唐聰聰、王宛文章表示,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是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支撐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內容。作為國家的頂層設計,具有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規格實施的特征。目前,區域重大戰略包括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以西部大開發、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中部地區崛起和東部地區優化發展為主。“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指出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下一步方向,即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推動東北振興取得新突破、開創中部地區崛起新局面、鼓勵東部地區加快推進現代化、支持特殊類型地區發展。可以看出,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在不斷推動四大板塊深化發展並賦予其新內涵的同時,也注重支持特殊類型地區發展,戰略的覆蓋廣度和實施精度不斷提升。此外,海洋作為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要地,在區域發展中也具有重要作用。中央明確提出,要堅持陸海統籌,發展海洋經濟,加快建設海洋強國。比如,推進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在深度融入海洋強國建設等重大戰略中將發揮作為國家重大戰略服務保障區的支撐作用。綜合來看,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在新發展階段已經初步形成包含“島、帶、群、板塊、海洋”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和層次豐富的空間支撐體系。
區域發展戰略支撐作用凸顯
文章介紹,黨中央在不同時期根據實際國情提出了實現現代化的不同的階段性目標,並陸續出台一系列國家重大發展戰略支撐宏偉戰略目標的實現。重大區域發展戰略作為推動國家發展和實現宏偉戰略目標的重要力量,其戰略體系日益完善,各戰略優勢資源不斷集聚,戰略功能作用逐漸凸顯。
具體來看,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持續推進,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開放型經濟體制改革的示範樣板;長江經濟帶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這兩大戰略覆蓋東中西板塊,為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要素流動配置發揮紐帶作用;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集聚優勢要素,以科技創新引領經濟發展,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重要驅動力;東部、中部、西部、東北四大板塊依托區域比較優勢持續發展,革命老區、老工業基地、邊境地區等特殊類型地區不斷補齊區域協調發展短板,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經濟發展縱深空間。此外,海洋強國建設加快推進,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廣闊的空間載體。
重大區域發展戰略不斷發揮各自功能作用,推動深化改革開放,促進要素流動,優化生產力布局,拓展增長空間,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重要功能載體,持續助力新發展格局加快構建。
新發展格局對區域發展提出新要求
文章認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發展格局決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構建新發展格局要深入參與國際循環,更好地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目前各區域發展戰略雖然依托各自優勢資源,為新發展格局構建提供功能支撐,但是從一定意義上看,戰略與戰略之間的融合程度還不夠高,戰略叠加效果不夠強,特色功能優勢未能產生明顯的溢出效應,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依然存在,特殊類型地區仍然存在較多發展短板等。因此,推動與新發展格局相適應的重大區域發展戰略發揮更大作用,要加強重大發展戰略之間的深度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