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柏林牆倒塌之後,周邊的國家都盡力阻止德國的統一,這主要是懼於一個團結與強大的德國再現。 |
中評社台北11月6日電/中央網路報4日發表台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湯紹成的文章,談柏林圍牆與德國統一對兩岸的啟示,主要內容如下:
德國2005年的選舉後,默克爾領導的基民黨與社民黨組成大聯合政府。原本各方都不看好這種安排,但兩大黨相忍為謀,致使基民黨能在月前的聯邦大選中與自民黨組織新政府。
1949年5月23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制憲會議制定了德國基本法(憲法),今年剛好是60周年。1989年11月9日柏林圍牆倒塌,今年也剛好是20周年。而在過去這60年中,德國的發展大致每20年就有一次重大的變化,各有其特色。
在第一個階段中(1949-1969),當時東西歐冷戰方興未艾,因而兩德之間相互攻訐不遺餘力,雙方關係緊張,交往極為有限,此乃與前馬英九時期的兩岸關係頗為類似。但由於當時東西柏林的邊界是開放的,使得許多嚮往自由的東德民眾,紛紛逃往西德,其中包括不少精英份子。有鑑於這種以腳投票的行為,東德政府終於在1961年八月建立了眾所矚目的柏林圍牆,並設下死亡的關卡。
依照統計,在這段時間當中,逃往西德的人數共計有250萬之眾。之後,仍舊有約五千東德民眾冒險越界逃亡西德,但是也有部分民眾在圍牆邊或是鐵絲網下付出生命的代價。若與兩岸的情況相比,其差異甚大。比如在1989年,西方企業撤離者眾,但只有台企陸續加碼。甚至在1996年飛彈危機之後,兩岸民間的交流還是極為熱絡,其中國際環境與民族性都是重要的原因。
直至1969年,由於當時國際情勢變化,東西歐和解的氣氛高漲,布朗德總理上台後因勢利導,展開了對於東德及其他東歐國家的和解政策。當時他提出以“屋頂理論”(一個民族,兩個國家)為架構,並界定兩德關係為“特殊關係”。此外,他還提出放棄使用武力、放棄外交圍堵、以辯證方式處理歧見、擱置爭議以及創造新概念等政策,創造了歐洲和平與發展的氛圍。其後繼者也大致維持了當時的格局,繼續發展至1989年。2008年,馬英九主張在“九二共識”的框架內,也以“特殊關係”來界定兩岸關係,目前這已成為兩岸在和解過程中的默契,雙方關係進展尚稱順暢。
自1980年代中以來,由於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進行改革政策,並有意自東歐撤軍,掀起了所謂“蘇東波”的浪潮。但因其在國內的地位不穩,東歐各國民主派加緊把握機會進行柔性革命,使得當地共黨政權紛紛傾倒如骨牌,這股浪潮也加速了兩德之間統一的進程。就在柏林圍牆倒塌的329天之後(1990.10.3.),德國統一的法定程序就已告完成。
在1989年11月柏林牆後倒塌後,當時西德的柯爾總理就曾提出了統一的“十點計劃”,以因應兩德可能的變局。依此,他期盼以各種不同的雙邊合作為起點,以便在日後簽訂各項條約,來建立一個“條約共同體”。這主要就是希望能藉此改革東德的體制,以及縮短雙方之間的差距。進而,建立一個聯繫雙方國會與政府的邦聯式機制,最後再以住民自決的方式來完成國家的統一。
簡言之,此乃以一種漸進與趨同的方式,來達成國家統一的目的。但是,由於當時東歐與東德的動盪情勢,該項計劃根本還來不及實施,德國就統一了。其實,當1988年人們若要談論德國統一,好似天方夜譚,頭殼壞去,可是當時風起雲湧的統一浪潮,確實讓各方措手不及。同樣的,目前兩岸統一的問題看似遙遠,但是德國的經驗告知,情勢的變化也可能會出乎意料。比如世界金融風暴的突然發生,若情勢惡化,這是否會拉近兩岸的關係?H1N1的情況是否也會如此?
若將“十點計劃”與1991年台灣的“國家統一綱領”相比,兩者有不少相似之處。在渡過了雙方加強交流的初級階段之後,“三通”與高層互訪以及協商階段即可展開。最後,雙方將會對統一的憲法展開協商,以便達到國家統一的目標。該綱領雖然在2006年被民進黨政府廢止,但若時機成熟,雙方還是必須制定出類似的規定,以便因應時局的需求。與“十點計劃”相似的是,“國統綱領”也是從低層政治領域起步,由簡入繁,先經後政,以便為高層政治協商做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