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分析,美國認定只要接受“九二共識”,兩岸這一塊不會有衝突,至少不會有軍事衝突,不需要去傷腦筋,所以美國絕不會支持不認同“九二共識”的政黨在台執政,即使美國採取亞洲再平衡,也不可能在台灣這邊做圍堵,而會採美中共同面對台灣問題的平衡策略。
新北市長朱立倫岳父高育仁成立21世紀基金會,執行董事高思博與台大、政大教授組成研究團隊,俞振華是成員之一。針對“台灣民眾和平效能感與“國家認同”進行調查,透過政治、經濟以及科技因素共3種情境的正向新聞報道觀察受訪者的認同態度,發現青年世代與35歲以上世代對兩岸關係的認知有顯著分歧與差異,印證3月反服貿抗議事件。
俞振華表示,探求台灣民眾的認同感,應該區分文化與政治上的認同;許多調查顯示不管切割那一類的人,贊成“獨”的整體比例並沒上升,證明台灣人很了解政治上的現實。
他曾調查民眾在什麼條件下可以接受兩岸走向統一,發現認為最難達成的是兩岸都是民主制度,其次是兩岸思想觀念接近,第三難的是兩岸生活習慣接近;兩岸經濟水準相當,最容易達成不能成為統一條件。
他指出,國共兩黨長期關注歐盟的模式,希望兩岸也能“先易後難”、“先經後政”;歐盟成員當初加盟時在每個階段都訂退場機制,兩岸逐步統合過程,對台灣民眾而言卻沒退場機制,所以兩岸發展愈緊密,只能走向統一的疑慮就愈大。
他分析,在兩岸終極目標上台灣民眾觀念開放,問題是中共不可能同意讓台灣有終極退場機制,9月18日蘇格蘭獨立公投未過關,對台灣民眾的影響不是最後的結果,而是一個選擇的機會;因為不可能,所以想在兩岸發展過中從空間上或時間上去凍結現況,例如承認兩岸不同政治實體的存在,或是簽定50年和平協議,期間不談統也不提獨,50年後再決定統獨或另訂新協議。
俞振華說,馬英九2012年爭取連任時拋出“兩岸和平協議”被打槍,就是因為2008年執政後設定的期望值過高,一旦兩岸關係密切交流後未符合民眾獲利的期望,加上民眾對終極統一的疑慮,儘管馬英九說兩岸經貿交流說停就可以停,可是看現在兩岸經貿的依存度,就很難說服民眾相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