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7月5日電/蘇貞昌早年在擔任民進黨秘書長時,曾經當面向我說過:選舉最重要的是兩件事,一是選票,二是銀票(台語)。時隔多年,當時的蘇秘書長,到現在依舊沒有任何改變。
美麗島電子報副董事長吳子嘉在該報撰文說,現在的蘇貞昌主席,儘管主觀上無意對兩岸議題有過多著墨,但是,當他眼見謝長廷接連登陸訪問、赴港辦論壇,確實是既懊惱又著急。
因為,蘇貞昌一方面不樂見明年可能與他在黨主席之爭交手的謝長廷,奪走中央黨部在兩岸議題上的話語權;二方面,長期居住在大陸的兩百萬台商,有不少人是選票、銀票兼備。所以,所謂的“華山會議”,就是在蘇貞昌在害怕失去選票、憂慮痛失銀票的複雜心態下應運而生。
所以,儘管有人批判謝長廷“背叛民進黨”,有人調侃他一事無成,純粹是自我感覺良好,但從蘇貞昌的反應來看,假如謝長廷此行是空手而歸,又何必如此大驚小怪?所以,必須這麼說,謝長廷的這一小步,已經替民進黨帶來結構性改變的可能,骨牌效應是一觸即發。
至於謝長廷之所以能扮演那位推倒第一張骨牌的人,關鍵因素大致如下:
第一,這次的研討會,是首次有民進黨籍公職、學者,大規模的在中國大陸土地上,與中國大陸官方學者、官員,合辦政治含量極高的學術交流活動,開啟雙邊交流的第一扇窗。
第二,“兩岸的創新與發展”研討會,紅、綠學者、官員、公職人員,各自堅持立場,面對面直接表達主張,儘管交集不多,但這已經是具體實踐“面對差異”的第一步。
尤其,儘管這場對話名為“研討會”,但就實際狀況來說,這已經是某種程度的“辯論”。包括對“中華民國”國號、“中華民國憲法”等主權問題,亦或是ECFA或近期簽署的兩岸服務貿易協議,雙方都在現場進行實質交鋒。這種務實、而非務虛的對話模式,若能持之以恆,勢必能讓雙方化解歧見,不排除能藉此逐步達成共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