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透視蔡英文當局的“新南向政策”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0-23 00:34:14


一味“南向”,忽略“西進”將得不償失,損壞台灣經濟和人民利益。
  中評社╱題:透視蔡英文當局的“新南向政策”;作者:吳宜(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經濟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員

  “新南向政策”是蔡英文當局的重要對外經濟政策之一,從屬於其整體經貿政策乃至總體施政,意圖通過發展與東南亞、南亞的“多面向夥伴關係”,弱化兩岸關係、強化“台灣經濟自主性”。目前看,“新南向政策”面臨的困境加深、風險加大,島內外各方普遍不看好。

   “新南向政策”是“台獨”
  政經戰略的重要一環

  蔡英文當局的“新南向政策”其來有自。李登輝和陳水扁執政時期,台當局為了“擺脫對大陸經濟依賴”,就從主觀意願出發,先後於1994年、1997年和2002年推動過三波“南向政策”,引導台商向東南亞地區發展。但在此期間,由於兩岸經濟的高度互補性,兩岸經貿非但未因此弱化,反而飛速發展,相互依賴日益緊密。雖然三次“南向”的結果均因違背客觀經濟規律而告失敗,但從“台獨”政權“一脈相承”的政治邏輯思維出發,“南向”仍是蔡當局“遠離大陸”的“最佳選擇”。

  2015年9月22日,競選期間的蔡英文借民進黨黨慶外事酒會發表“外交政策”時,首次明確提出“新南向政策”。她稱若當選,將全力發展與東南亞國家和印度的關係,成立專門機構,“積極推廣雙方的經貿、文化交流與國民外交”。①2016年“5.20”就職講話中,蔡公開宣稱,要推動“新南向政策”,“提升對外經濟的格局及多元性,告別以往過於依賴單一市場的現象”②。6月15日,直屬蔡辦的“新南向政策辦公室”正式成立,並公佈了“遠景”和“目標”。相較於過去的三次“南向”,此次蔡當局的“新南向政策”主要特點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區域範圍擴大。過去三次“南向”主要針對東南亞地區6個國家(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印尼、越南),此次則包括東盟10國以及南亞6國(印度、孟加拉、斯里蘭卡、巴基斯坦、不丹、尼泊爾)。

  二是投資主體和產業領域增多。過去以鼓勵島內中小企業、製造業“南向”投資為主,此次還意圖動員大型企業以及服務業開闢新市場。

  三是延伸連結範圍。過去重點引導台商將投資、貿易、相關產業佈局轉移到東南亞,此次還強調通過轉移到東南亞、南亞後,與美、日、歐等進行更直接和密切的經濟聯繫。

  四是交流合作領域擴大,強調雙向而非單向。除了過去傳統的經濟合作外,“新南向”強調增加與東南亞、南亞在社會文化層面的往來,包括文化、教育、人才交流與觀光旅遊等。同時,之前三次“南向”主要是台灣方面對東南亞的單向輸出,此次則更為強調雙方之間的往來與合作③,特別是投資、人才、文化以及東南亞民眾赴台旅遊等,企圖彌補兩岸關係冷卻後的損失等。

  五是當局重視程度更高。以往三次“南向”,當局口頭宣誓多,實際行動少,推動主體也主要是經濟主管部門。此次不僅專門成立直屬機構(“新南向政策辦公室”)和研究單位(“東協及南亞研究智庫”),而且大動作調動經濟、“國發會”、“外交”、教育、文化等多個部門,意圖“打組合拳”。

  顯而易見,“新南向政策”是蔡英文“柔性台獨”的重要組成部分。政治層面上,由於兩岸實力落差巨大、兩岸經貿及人員往來關係密不可分、國際“一中”格局的強大制約,“台獨”勢力已經不可能、也不敢貿然通過政治、軍事、法理等途徑和手段來赤裸裸地推動“台獨”進程。於是,蔡英文被迫選擇“柔性台獨”策略,即以所謂“中華民國憲政體制”為幌子,在經濟、社會、文教和涉外等領域推行“只做不說”的“台獨”進程。而“新南向政策”就是“柔性台獨”主要的經濟和涉外途徑。經濟層面上,由於近年來大陸經濟正經歷從“世界工廠”到“全球市場”的改革轉型,傳統製造業台商在大陸的經營成本快速上升,加上全球經濟低迷外需訂單下降,“兩頭在外”的台商在大陸尤其是沿海地區經營日漸艱難,一些難以升級和轉型的台商紛紛向東南亞等成本更為低廉的地區轉移。同時,美國在亞太積極推動TPP(跨太平洋合作夥伴協議),東南亞已有新加坡、汶萊、越南和馬來西亞完成第一輪談判,為避免貿易排擠效應,台商東南亞“插旗”意願升高。總之,經濟客觀形勢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台獨”分離主義的需求,為蔡英文當局推動“新南向”、降低兩岸經濟聯繫提供了比以往更好的基礎。

   “新南向”無法替代兩岸經貿

  表面上,蔡英文當局此次操作“新南向”似乎是“順水推舟”,可以“順風順水”,但兩岸經貿是台灣經濟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可預見的未來“新南向”無法替代之。

  歷經多年的快速發展,台灣經濟對兩岸經貿已處於高度依存的狀態,兩岸經貿在台灣經濟發展中的地位不但不容忽視,而且舉足輕重。相關統計資料顯示,兩岸貿易佔台外貿比重約30%,其中台對大陸出口佔總出口總額約40%,大陸持續多年成為台灣最大交易夥伴和最大順差來源地。即使在2015年兩岸貿易有所下降的情況下,兩岸貿易總額仍達1885.6億美元,其中大陸對台出口449億美元,自台灣進口1436.6億美元④,台灣仍從大陸獲得987.6億美元的出口順差。大陸也是台商最主要的對外投資地,台對外投資總額約70%集中在大陸,在台上市(櫃)的1515家公司中約77.23%已赴大陸投資發展。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