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報道,天津市靜海區獨流鎮調味品造假窩點聚集,假冒劣質調味品流向多地。當天,國家食藥監管理總局責成天津市食藥監立即向天津市政府報告,嚴肅查處制假售假違法犯罪行為。
另據媒體報道,福建莆田曾因為大量產出仿冒名牌運動鞋,被戲稱為“假鞋之都”。時至今日,雖經當地政府多次打擊,但假鞋仍然屢禁不止。
獨流鎮與莆田,每年都能“創造”數億元的產值。我們一方面要感嘆不法分子的囂張,另一方面也不禁要問:制假售假的行為何以在監管部門的眼皮子底下做大做強?
當假貨產銷已經形成較大規模,就與小打小鬧的造假行為有了本質的區別,監管部門也不能簡單地用“作為不力”來解釋。當一個地區的造假行為成了“盡人皆知的秘密”,監管還是後知後覺,這顯然說不過去。
據報道,無論天津還是莆田,監管部門對於當地的造假行為都進行過多次打擊,而日漸猖獗的假貨橫行竟然讓監管力不從心。以天津的“調料造假村”為例,當地打擊和查處假調料作坊已經有十幾年歷史了,但仍沒能杜絕假調料生產,這只能說明查處的力度還不够。
要徹底鏟除制假售假的行為,關鍵在於要變“運動戰”為“持久戰”,另外,必須切實提高違法成本。如果查實有為造假售假的不法商人充當保護傘的權力部門或公務人員,也必須追究法律責任,在對地方政府和官員GDP、政績考核中,應將假貨生產納入到扣分項中,倒逼政府行動起來。
沒有哪個地方願意被打上“假貨泛濫”的標簽,而要想摘掉這個并不體面的帽子,首先需要打破的就是狹隘的地方保護主義。對於制假售假行為,監管層面不能再放縱,否則就是“虛假監管”,就必須追究責任了。(來源:法制晚報 作者:郭元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