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評專訪台灣成大83年來首位女校長蘇慧貞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4-21 00:25:31


成功大學地標景觀榕園。(中評社 趙家麟攝)
 
  她認為,高等教育在研究所階段,如何維持好而穩定的生源,未來要走的兩條路:一是檢討調整系所數目,如何有效控制人數?二是境外來的學生能否如期、穩定?

  第三,兩岸高教面臨了全球普遍性挑戰。

  首先,這個世代的學習與思考模式、對經營未來生活的責任態度、價值觀等都已經不一樣,高教教學環境、結構、體制、思維,有沒有能力做有機性的、快速因應與改變。大學必須認清自己屬性、定位與資源,找到永續發展空間並能培育出具有競爭力畢業生。

  其次,國際化,是高教面對更為強烈、嚴肅的挑戰。目前,全世界約有400至500萬的學生在國際間移動,但大部分的人還是往歐美地區移動,很難看見雙方的、平衡的移動跡軌。換言之,全球高教競爭中,台灣並非處於一個理想、具有競爭力的國際化條件。

  “但我們也未必然是站在最差的位置”蘇慧貞認為,我們還是看見大量、優秀東南亞學生,願意考慮到台灣、香港、新加坡這一帶求學。這麼多新增年輕人口中,所能篩選出來的百分比,還是非常優秀。如何讓這些人感受到是物超所值、可以得到高階教育選項,與歐美比較也不會失望,台灣高教需要在環境與資源上進行快速規劃。

  第四,台灣高教為國育才,即使扎根台灣,也需要放眼國際。

  蘇慧貞說,大學不是義務教育,某種程度上不希望大學太過菁英,但事實上必須有分類人才培育模式。以台大、成大、清華、交通等台灣主要大學來看,有共同的任務是,為台灣社會下一個階段發展的中堅骨幹育才。

  尤其是成大與台大兩校,是台灣發展比較成熟的綜合型大學,在一個社會中所需要的各種人才,大體在這兩所大學比較完整。改變台灣下一個階段的產業、生活、社會制度、結構、都市發展等各式各樣需求的人才,成大責無旁貸。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