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一般情況下,這些信用評級公司是由市場導向的,它們並沒有將特定信息傳達給大眾投資者;更糟的情況是,有時它們所傳達的信息會使投資者產生一種錯誤的“安全感”。對此,這些信用評級公司辯解稱,如果讓它們對所犯的錯誤承擔法律責任,這會使它們失去言論自由的權利,畢竟“評級”只是一家的見解而已。這裡所談到“錯誤”本質上直接關係到信用評級公司在金融市場中最根本的缺陷:即這些公司所評級的對象正是為其提供資金的機構或公司,而那些真正需要獲得信息的投資者並未給信用評級公司提供任何資金。類似的缺陷就好像是棒球隊有權聘用或者開除裁判、或者影評公司是由好萊塢提供資金、餐飲鑒定公司是看廚師來寫評價。上述這些情況都違反了經濟學的基本原則之一,即利益應該鼓勵誠信而非有損誠信。
保守主義者常常淡化上述問題並稱,政府監管制度才是問題關鍵,這些監管制度阻礙了競爭,並使大多數公司按照信用評價公司的評級來構建投資資產組合。這並不盡然,畢竟監管調控不是導致信用機構失調的原因所在,況且監管調控制度是可以改變的:由明尼蘇達州民主黨參議員阿爾.弗蘭肯所提出的“多德-弗蘭克華爾街改革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案”已經詳細的說明了該如何削減信用評級公司對消費者所產生的巨大影響。雖然上述法案並不能完全解決信息誤導的問題,但至少它可以大力緩解該問題。當然“多得-弗蘭克”法案也會使信用評級機構盈利利潤大受影響,這也是為何有如此多數人反對該法案。
未來對信用評級公司本身缺陷的討論將會繼續,希望這些公司最終可以在金融市場中起到導向而非誤導的作用。在此以前,大型投資公司以及對衝基金公司因具有龐大的市場調研部門從而可以獲得較為準確的信息。相比之下,小型投資者只能盡其所能獲取市場信息,再對其進行過濾,最後做出相對明智的投資決定。至於對普通工薪階層,他們只屬於市場供應鏈的一部分而已,整個商界早已對工薪階層實行降級了,而且他們當下的等級一定要比各種投資債券等級低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