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1月3日電/《解放日報》報道,“原本可以給國產非大片誠意作品的十一月檔期,被生生安排了幾部好萊塢,難道130億的短期指標比扶持本土電影發展還重要嗎?”華誼兄弟總裁王中磊日前在微博這樣“發難”。隔天,星光國際傳媒董事長王喆也在微博抱怨:“為了保電影每年增長的數字,用好萊塢大片來打國產電影有意義嗎?為什麼不能把《丁丁歷險記》挪到明年呢?個人十分悲觀地預測《丁丁歷險記》會把好多部國產片打得鬼哭狼嚎。 ”
今年前10月,中國電影市場票房已經邁過100億元大關,向全年130億元目標挺進。但電影從業者的焦慮有增無減,電影業“大鰐”們不約而同將矛頭對准進口片,“求保護”、“求扶持”之聲不絕於耳。這背後是一個苦澀的事實:150部國產片不敵50部進口片,僅一部《變形金剛3》就貢獻了100億元票房中的近九分之一。國產片是要扶持還是該自強,“扶”不起來的國產片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百億難掩國產片慘淡
100億元票房從何而來?今年1月至10月,已有200多部影片上映,平均每月20部,創下歷史之最。前三季度新增影院630家,新增銀幕2563塊,數量幾乎是去年新增的兩倍。在上映電影數量和銀幕數量都大幅攀升的情況下,票房上爬幅度只有25.3%。其中,14部進口片票房過億,合計拿下42.72億元票房,僅一部《變形金剛3》內地票房就達11.12億元,貢獻了百億票房的九分之一,而13部過億國產片的票房總和接近25億元。票房前五強中,除《變形金剛3》外,《功夫熊貓2》票房過6億,《加勒比海盜4》、《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下)》票房過4億,國產片中只有《建黨偉業》過了4億線。總票房中,進口片占近53億元,150部國產片票房不敵50部進口片——更慘淡的是,九成國產片難賺錢。
對此,廣東省電影公司總經理趙軍在微博上直言:“這是一次艱難的突進,是近十年電影市場最艱難的一次攀爬。我們集中了40條院線2800家影城,向130(億)高地發起一次次衝擊。無數陣亡影片、數以百計付諸虧損的影城,以及上十萬殫精竭慮披肝瀝膽的忠勇影人和投資者建設者,所有痛苦的付出都寫在了100(億)高地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