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綠營政客在這一點上做足文章,生怕台灣民眾混淆了民族與國家的相關概念,動作頻頻也真是蠻拼的。
從此次文化論壇來看,大陸民眾所表達的觀點實在委婉:我們兩岸間就先文化交流、產業合作、互相借鑒教育經驗,政治方面的以後再說;而與此相對,台灣專家則頗有警覺:文化可以,政治還是免談吧!
台灣“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前主任委員、台北藝術大學前校長邱坤良更是在論壇上呼籲,兩岸文化交流若抱有太強目的性反而會起到反效果——也就是說,台灣方面不認為推進中華文化能成為助力兩岸破局的靈丹妙藥,一個被大陸諸多專家學者寄予厚望的、拉近兩岸人心的方式被冷冰冰地給否了。兩岸統合學會秘書長兼佛光大學研發長謝大寧就表示,在北京沒有掃清所有政治上的盲點之前,如果提出怎樣軟性的呼籲,台灣人都會因為猜疑而難以接受。
兩岸專家的觀點,也折射兩岸所處的現狀。
無論春雨怎樣地潤物細無聲,被傘擋住了,就觸碰不到乾渴的地面。所以,中華文化,縱使是兩岸的共同財產,卻依舊因為政治問題而陷入進退兩難的境況。
但是,台灣專家和學者們所表現出來的攻防算計之心,是不是忘記了兩岸同屬一國的基本出發點?
不容否認、讓人五味陳雜的是,在這一個出發點上,無論多少兩岸多少志士仁人為一個中間道路想破腦袋,都不及有膽識有擔當的政治家簽一個字。
兩岸所處的時代,正呼喚著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