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在地區事務上加強協調合作:制定聯合戰略,實現朝鮮半島的無核化與和平統一;制定執行伊朗核協議的聯合戰略;制定聯合協議,最終對“跨太平洋夥伴協定”、“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和“亞太自由貿易區”進行整合;就長期建立“亞太共同體”(APC)編寫概念文件,以鼓勵該地區圍繞共同安全展開合作;美國領導行動,或聯合其二戰時期的盟友(包括中國)共同採取行動,與日本一起解決二戰歷史問題。
第四,構建“亞太共同體”。東亞峰會可逐步發展為“亞太共同體”。第一個任務是制定一整套地區信心和安全建設措施(CSBMs),包括覆蓋18個成員國的軍事熱線、軍事透明化措施以及處理意外軍事事件的泛地區協議。第二個任務是建立覆蓋整個地區的一體化自然災害響應機制。
第五,在全球重大議題上加強合作,包括氣候變化、可持續發展、能源安全,振興“二十國集團”等;對於中國提議的亞投行,美國應改變其反對立場;未來當中國在世界銀行出資份額成為最大時,美國應考慮推選中國代表擔任世界銀行行長;就人民幣持續國際化及未來成為主權儲備貨幣角色,開展深思熟慮的高級別的討論;美國應批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第六,設定中美關係共同戰略目標。最下限非常明確:避免衝突和戰爭。維持全球秩序的運行,使全球秩序既能有效制定全球決策,又能解決爭議,可能成為另一個共同目標。
第七,構建中美關係政治外交機制。兩國元首開展定期的、雙邊工作峰會至關重要,以指導“戰略與經濟對話”和其它對話機制的工作。這些元首峰會成功的關鍵在於在雙方元首的辦公室中挑選出值得信賴的“核心聯絡人”,以推動官方進展。
陸克文設想了未來十年美中關係的5種情形:協作式、合作式、競爭式、對抗式、內爆式。他不認為中國自己崩潰的內爆式會發生,其報告建議就是要爭取合作式情形。他說:“未來中美關係沒有注定的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