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期播客雙方的辯論看,美國新生代美中關係研究專家在如何對待中國的問題上,存在迥然不同的觀點。但是從現實看,“強硬派”觀點占上風,而文哲凱自己也承認,討論中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對於美國和西方國家主導的現行國際秩序不滿的聲音,“被排除於美國政壇之外”。
對於如何定義當前美中關係的性質,以及美中關係如何走到今天這一步,兩位專家首先就有截然不同的觀點。
托賓認為,“系統性競爭”(systemic rivalry)比“戰略競爭”(strategic competition)更能反映美中關係的現狀,因為rivalry更能體現高風險和零和博弈的性質,但還沒到雙方必須展開殊死搏鬥的地步。有時為了“救火”可以暫時擱置分歧,但由於相互不信任,很快又會回到rivalry的狀態。
托賓宣稱,造成今天這樣的局面是因為美國行動遲緩,沒有早點瞭解中國共產黨的“真正意圖”。早在 2017 年之前,在美國從接觸轉向戰略競爭之前,中國共產黨就明確了其長期目標,即讓中國成為世界主導力量,並且向世界顯示中國的政治制度和治理模式優於西方的民主政治。美國沒能充分理解美中在意識形態、價值觀和政治制度之間存在著根本分歧。
她一再把所有責任都歸咎於北京,認為“中國放棄了鄧小平設定的改革開放路線”,美國希望通過幫助中國發展來改變中國的“夢想破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