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清教徒的禮物》:是誰顛覆了美國精神?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1-14 14:31:31


  1620年,一艘捕魚用的小船離開英國港口,整整65天艱苦航行,船上102名清教徒(中途去世一人,新出生一人)到達新大陸,他們沒有忙於慶祝,而是通過協商簽訂了《五月花公約》,這成為美國的立國基礎。

  同期到達的英國移民有很多,他們乘著大船,攜帶充足的給養,一下船,就被美洲壯麗景色征服,選擇了迂回的“觀光路線”,趕到營地時,秋季已至,無法耕種,漫長的冬天奪走了70%-80%的人的生命,熬到開春,又因技術人才缺乏,局面一片混亂。

  但,清教徒治下的殖民地情況迥異,一切井井有條。種種跡象表明,他們在英國時就已做好準備,從收到通知到上船,準備時間極短,其間他們要賣掉房子,購買農具等,可他們卻從容應對。

  世界上有的民族經得起大遷徙的考驗,有的卻不行。在遷徙中,組織隨時可能崩潰,看到身邊人一個個倒下,餘下的人會失去理智,在一些關鍵問題上,人人都會固執己見,可最終只能聽一個人的……面對這些困境,清教徒們挺了過來,在《清教徒的禮物》作者看來,他們身上蘊含著真正的美國精神,而這,是決定美國興衰的關鍵。

  什麼是清教徒精神

  在前現代社會,人們生活在信仰中,信仰不會告訴你為什麼,只會說“信則靈”。一大堆似是而非的神聖法則約束著人們,比如敬畏自然、敬畏祖宗、敬畏文化、敬畏傳統等。

  “入魅”的後果是,人們更相信來世、命運或官府,寧願等待和依靠,也不去主動作為。而科學的傳播帶來“祛魅”的後果,人們突然發現,那個神秘而神聖的世界,其實可以把握。

  通過努力,把握自己的命運,這就是清教徒主義。本書作者們認為,它包含四方面內容:第一,建設人間天國的信念;第二,親力親為的技師精神;第三,把集體利益置於個體利益之上;第四,組織能力。

  在美國建國諸公身上,這四點體現得特別鮮明:他們都是樂觀主義者,不尚虛談,從不懷疑美國的未來;他們多是“工匠”,富蘭克林發明了避雷針,傑弗遜善於做釘子,潘恩是胸衣匠;他們個性不同,意見常常相左,但爭論之後,合作如常;此外,他們都有過人的組織能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