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語:兩岸未來的共同締造
台灣2014九合一選舉過後,兩岸兩會以協議拉動兩岸關係的路徑已受阻。兩岸關係的進展已不僅取決於上層政治定位或外部互動和解的議題,而是關乎兩岸脆弱的社會互信,特別是台灣民眾對大陸的「信任」與對兩岸互動的「信心」問題。台灣中下階層各群體對兩岸紅利普遍無感,在陸台商及在台青年逐漸面對來自大陸的競爭而對眼前的生計擔憂、對周遭增加的「中國元素」不滿,進而對未來兩岸互動下的台灣發展失去信心。因此,如何讓台灣年輕人對生活及生涯規劃有信心,以及在政經互賴過程中,如何厚植社會互信、嘉惠兩岸民眾,已是兩岸關係能否推進的關鍵。
有鑒於此,國共兩黨應從大歷史的視野,形塑更有氣度與包容性的兩岸願景論述,將兩岸分岔的去殖民化歷程重新連結,從感受彼此在去殖民化過程中的傷痛,尋找共有相通的記憶。最重要的是,以同為傷者的視角,換位思考與決策,拉近彼此在認知與價值上的差距,考慮改變內外有別的做法,確實在兩岸之間與國際互動場合中,將“中國”還原為兩岸共有的中國。因為沒有互信,經濟利益無法轉化為價值、制度與身分認知的“心靈契合”。
在未來兩岸政治上如何重新連結的論述上,大陸或可考慮將“防堵”與“框限”的態度轉化為“共構”與“合議”的思維。特別台灣青年人雖在意程序正義、民主參與等信念,但對兩岸前景卻抱持務實及理性,在和平至上的前提下計算與平衡大陸對自身的機會及風險。故大陸與其關注青年人台灣/中國認同的消長,不如理解形塑其今後“兩岸觀”的各種影響因素以及生活週遭對“中國”的意象建構。更重要的是,在和平發展制度化的階段,若台人透過選舉賦予合法性的政府能為對岸所正視,甚至對兩岸未來政治連結模式的設計及未來“中華之國”典制願景的勾勒擁有話語權及參與權,不僅有助於兩岸社會互信,台灣民眾“懼、拒合”的糾結亦可適度緩解。兩岸先“親”方能成“一家”,遙想汪道涵先生“共同締造”的思路,值得國共兩黨重溫回味,並加以延伸創新!
成功大學政治系暨政經所教授 周志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