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月23日電/書畫作品只要進入市場就變成了商品。商品是和金錢聯繫在一起的,它同藝術承載的思想和道德不是一回事。商品的定價有它自身的規律,關鍵不在於書畫能不能按尺寸定價,而是在於誰去定價、如何定價,定價的機制是否經得起推敲。如果經不起推敲,就只會蛻變為商業伎倆。
“新年將到,喜鵲喳喳叫,人畫又老一歲矣,潤格調整如下,2013年元旦起:山水每平尺1500元,花鳥每平尺1000元,書法每平尺600元……”這是2013年元旦之前,某畫家在自己的博客上公布的2013年最新潤格。
瀏覽藝術類網站和藝術家博客便可發現,新年宣布潤格上漲的藝術家和藝術機構不在少數,方式也是五花八門。有機構“張榜”公布:“2013年××的國畫作品市場潤格發布:山水每平尺6萬元,花卉每平尺5萬元,書法每平尺2萬元。點題另議。”有畫家上傳“權威機構”給自己頒發的潤格證書,以示價格公允;有人自我調侃:“鑒於新交規出台,個人壓力增大,所以2013年每平方米和每平尺的油畫和國畫價格統一翻倍。”還有人標價之後不忘提醒:“因本人眼神不好,精力有限,請提前半年預訂。”……
中國書畫按平尺賣,早已成為慣例,如今這般熱鬧的藝術市場上,按尺論價似乎也最為方便省事。然而“真假不知道、好壞分不清、潤格不靠譜”卻是許多人面對市場時的困惑。藝術市場亂象紛呈,古來有之的“潤格”概念究竟在起著怎樣的作用,是藝術界需要深思的大問題。
以尺論價不晚於1759年
在古時作為有償服務的書畫詩文創作,一度被認為是一件俗氣的事情,更為文人士夫所不恥。
追溯“潤格”一詞的源頭,《隋書.鄭譯傳》載:“上令內史令李德林立作詔書,高熲戲謂譯曰:‘筆幹。’譯答曰:‘出為方岳,權策言歸,不得一錢,何以潤筆?’上大笑。”由此,“潤筆”成為請人作詩文書畫的酬勞的代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