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顔歌,本名戴月行,1984年出生於四川郫縣。 |
中評社香港4月29日電/顔歌,本名戴月行,1984年出生於四川郫縣。顔歌從1994年開始發表作品,迄今為止已經出版了十本小說,作品發表在《收獲》、《人民文學》、《作家》、等雜誌上。此外,她曾於2011-2012年在美國杜克大學做訪問學者,又於2012年11月作為駐節作家參加了荷蘭穿越邊界文學節。她的長篇小說《段逸興的一家》發表在2012年9月的《收獲》雜誌。
授獎辭
顔歌的才氣、個性,在新一代作家中都與眾不同,她直覺豐盈,想象奇崛,風格多變,深諳語詞的魔法。她發表於二○一二年的長篇小說《段逸興的一家》,筆墨絢爛,心事深沉,持守著生活的本根,又不失赤子、新銳的蓬勃朝氣。她籍著方言土語和日常細節,打量一個家庭內部的複雜、幽微;她書寫各種情緒的波瀾,正視生存的卑微,承認人性的有限與殘缺,但不就此絕望;她從俗世中來,卻醉心於靈魂中那清澈的質地。她講故事的藝術或許還需風格化,思想的疆域也有待擴展,但她突入現實、考證人心的能力,正在把她的寫作帶入嶄新的階段。
獲獎感言
很高興今天能夠在這裡接受華語文學獎的年度新人獎,這是我的榮幸,也是對我寫作的一個很大的鼓勵。首先,我要謝謝華語文學獎的組委會,所有的評委老師,和一直以來幫助我的各位師長和前輩。我從十六七歲開始寫小說,寫到現在獲得了這個新人獎,這可能正說明了我在文學上的晚熟及木訥——— 而我也一直認為,正是晚熟和木訥使我成為了現在這樣的作家;同時,這個新人獎更是一種鼓勵,鼓勵我繼續保持一種新鮮的探索態度,用一個學徒的心情去寫作。我去年寫的小說《段逸興的一家》(單行本名為《我們家》)正是我的一次新鮮探索,同時,也是我虛構的川西小鎮“平樂鎮”故事的一部分。《段逸興的一家》寫的是一個中年男人的故事,他是小說敘事者段逸興的“爸爸”,而在這裡,我想和大家講講我和我爸爸的故事。
我爸爸下個月就過五十九歲生日了,以前,他也年輕消瘦過,現在卻成了個聲如洪鐘,腰如鐵桶的胖子。在我家郫縣郫筒鎮,我們全家人都是文學青年,個個都要時時關心我的創作:我爺爺常常教育我要寫對國家和人民有用的東西;奶奶則喜歡強調文學一定要反映‘真善美’;而我爸爸說:“用對‘的地得’,少打錯別字。”———算起來已經有將近十五年了,以前,爸爸總幫我把周記本上的作文輸到電腦裡面,後來,他又把我的文章從電腦裡打印出來用紅筆改錯別字——— 他當“戴月行他爸”當了整整二十八年,就算當“顔歌他爸”也有十年了,改錯別字的確很有一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