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0月21日電/《擴大台灣參與地區經濟合作機制的思考》 作者:俞新天,上海台灣研究所所長。
“胡六點”指出,要探索台灣通過兩岸經濟合作與地區合作機制相銜接的途徑。這是一個需要探索的課題。過去5年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實踐已經創造了一些做法和經驗,值得總結。進一步擴大台灣參與地區經濟合作,必然與增強兩岸政治關係和政治互信相關聯。
一、5年來擴大台灣參與地區經濟合作機制的成果與經驗
自2008年以來,兩岸關係進入了和平發展階段,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在擴大台灣的國際參與方面成績有目共睹:兩岸在對外時避免內耗,台灣參加北京奧運會和上海世博會,台灣成為世界衛生大會觀察員,台灣加入“政府採購協定”,“國際檢察官協定”等國際組織,舉辦了高雄世界運動會,台北聽障運動會等。特別在擴大台灣參與地區經濟合作機制上也獲得了一定的進展,主要有以下幾項。
1、提升了APEC的參與層級 過去台灣一般是部長級的經濟領導人參加領導人非正式峰會,自2008年後提升為已退休的領導人連戰和蕭萬長,兩岸在APEC中互動頻繁,合作頻密。
2、台灣與兩新商簽經濟合作協議 台灣與新西蘭和新加坡談判經濟合作協議,目前前者已簽署,後者在年內有望簽署。這不僅擴大了台灣與地區國家的經濟活動,而且為進一步商簽此類協議達成了模式。
必須指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其他成果對於擴大台灣參與地區合作機制有重要的正面作用。例如,兩岸大三通的開通,ECFA的各項協議的簽訂使得台灣在地區合作中的物資、技術、人員的流動更加順暢,幾無障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