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29日電/不久前,同煤集團薑家灣煤礦發生透水事故,21人死亡;揚子石化公司在運生產裝置著火爆炸;昆明市東川金水礦業公司發生中毒窒息事故,9人死亡……頻頻發生的事故,說明我國安全生產形勢依舊嚴峻,安全隱患突出,安全保障能力還比較差。
《人民日報》 報道,“今天當老板,明天睡地板”,這是浙江企業家對安全生產事故教訓的總結。然而,現實中,一邊是加強安全監管的需求與日俱增,一邊卻是執法力量相對薄弱,“有心無力”。
解決矛盾的出路在於創新。浙江省安監部門按照“市場主導、政府推動、社會參與、企業自主”的方針,探索引導中介組織等專業的“第三方”參與安全生產監管,為加強監管提供了可資借鑒的創新舉措。
從“政府督促”到“專家會診”
中介組織等“第三方”為企業“初診”,安監部門“複診”
“車間裡有沒有升降機、吊車、儲氣罐等特種設備?”“有沒有焊接、打磨等特殊工種?”……今年五月的一天,從事鋁制品加工的寧波市昌興壓鑄公司迎來一隊沒打招呼、直奔現場的檢查人員。他們是寧波市鎮海區安監局從中介組織聘請來的專職檢查員。
簡單了解情況後,檢查員進入車間,一處處安全隱患被“火眼金睛”逮個正著:“工人為了圖方便,把吊車的吊鈎保險片取了下來,移送速度快時很危險。”“打磨車間容易聚集粉塵,引起爆炸。你們利用自然通風排出粉塵也可以,但要是加裝一套強力排風系統會更保險。”檢查員一邊認真查,一邊提出整改建議。一旁,公司副總經理江宜澤認真聆聽,頻頻點頭。“望聞問切”過後,檢查員當場開出“藥方”——《安全生產監督性檢查表》,把16條安全隱患和制度不完善之處一一列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