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產WS-2遠程火箭炮。(資料圖) |
中評社北京5月4日電/人民日報報道,當新軍事變革的浪潮一次次把武器裝備革新和軍事技術發展推向前進,怎樣發揮科研協作的優勢和作用,促進軍事科研戰線快出成果、多出精品,更好地服務我軍建設需要,更大程度地提高我軍核心軍事能力。
一種全新的科研協作模式——總參科技創新工作站,印證了軍事科研創新大聯合大協作的必然方向。
2010年深秋的一天,西北某演習場,一場紅藍兩軍高技術對抗演習進入高潮。信息對抗、戰略通信、新型導彈、電子無人干擾機等一批新技術新裝備大顯神通,“戰場”的格局為之一變。
參演官兵告訴記者,演習所運用的創新技術成果,有許多來自總參建立的我軍首個科技創新工作站。
成立10年來,這個科技創新工作站已建成了以西安、南京、鄭州等6個區域站為節點,以通信部等3個行業站為紐帶,形成了遍布全國各地的矩陣式科技創新網絡體系,創造了1000餘項重大科研成果,培養了數百名高精尖科研人才。
1.把第一資源配置到戰鬥力建設最前沿
“人才高地”崛起
幾年前,劉秋彩做夢也想不到,在不惑之年,事業會為自己打開一扇全新的門。
作為總參某通信總站高級工程師,劉秋彩長期從事野戰通信技術工作,有豐富的野戰通信知識。過去受種種限制,只進行一些小革新、寫些小文章。
進入全軍首個科技創新工作站以後,她根據“數字化戰場”的需求,提出為野戰通信車研製一套“應急機動通信分隊自動化指揮管理系統”的建議,被批准立項。
不久,一個有測繪、通信等領域8位專家組成的攻關小組成立,劉秋彩任負責人。攻關小組只用8個月就完成了課題,科研成果迅速投放部隊。
“是創新工作站開拓了我的思路,為我提供了施展才華的舞台。”現在已是3個進站項目首席專家的劉秋彩,提起自己進站後的經歷,感慨尤深。
在科技創新工作站,有過與劉秋彩相似經歷的科研人員比比皆是。百餘名優秀進站專家,數百個實驗室,萬餘台(套)先進設備,科技創新工作站成為人才成長的孵化器。
總參某部的創新站,為攻克某國際性技術難題,選擇了當時只有34歲、只是副研究員的陳曉擔任首席專家,只用半年時間就取得了重大突破,陳曉也在實踐中成長為該領域的學術帶頭人。
總參通信部和軍訓和兵種部的創新站也先後遴選100多名45歲以下的科研骨幹進站擔任首席專家。
合肥創新站進站專家、炮兵學院教授錢立志,長期在一線從事教學科研工作。進站後,他不僅帶領課題組成功研製了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某新型武器裝備,填補了國內空白,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而且帶出了一支人才隊伍:參與該項目攻關的13人中,1人成為總參優秀中青年專家,2人成為博士生導師,5人晉升為教授。
西安創新站進站專家楊元喜,在站工作7年,完成多項重大科研項目,2008年成功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據不完全統計,10年來,總參創新站共吸引進站專家4100多名,聚集軍內外科研骨幹2.3萬多人,形成了具有強大影響力的“人才高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