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機饑荒
最近幾年,金融機構發現農產品大有投機潛力,於是紛紛進行炒作,結果是災難性的:投機大大抬高了糧食價格,使得數百萬人陷入貧困和饑餓。但是,對於自己在真實世界造成的惡劣影響,投資者毫不在意。
眼前這個地方分配著全世界的食物,但看上去一點也不催人食欲。它就是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簡稱CBOT ),地上到處是碎紙片和一次性紙杯,身穿黃色、藍色或者紅色夾克的男人滿身臭汗,四處走動,全然不顧腳下的垃圾,他們揮著手,大聲叫喊,爭奪著大豆、豬肉或者小麥期貨合同。
在這個世界最大的商品期貨交易市場裡,人們不僅決定著食品的價格,還順便決定著數百萬人的命運。它影響著地球上的饑荒,也影響著個人投資者的盈虧。
對42歲的阿蘭.克努科曼來說,沒有比CBOT交易大廳更好的地方了“這是最純粹的資本主義,”這位大宗商品交易專家咆哮道,臉上閃耀著光輝,“這是造就百萬富翁的地方。”
27 年前克努科曼來到這裡工作,很快從交易室裡跑腿的升職為交易員。他先是為經紀商工作,然後成立了自己的公司,現在是 Agora Financials(咨詢公司,專門研究大宗商品投資)一名分析師。他還撰寫業務通訊,為人們提供投資建議。“我交易任何可以迅速轉手的東西,”他坦率地說,“我來這兒就是為了賺錢。”
過度投機是食物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
至於錢是怎麼賺來的,對克努科曼來說並不重要。在他看來,大宗商品都是一樣的,石油、銀子和食品並無區別。“我不相信政治,”他說,“我相信市場,而市場永遠是正確的。”
那麼,對於扶搖直上的食品價格,他怎麼看?克努科曼說,這純粹是供需關係的反映。至於投機者,他們對市場有益,因為他們很早就預見到了市場的發展。那麼是否存在過度投機行為?“我沒有看到這種現象。”
這是一句令人吃驚的回答。自從各國為應對危機推出經濟刺激和救市方案,大量金錢流入了與農產品有關的金融交易。光是在2010年最後一個季度,與上一個季度相比,投資於此類商品的貨幣量就增長了兩倍。過去從來沒有那麼多現金流入這一市場。它吸引了那些不再對網絡公司和次貸債券感興趣的投資者———他們中既有大型基金,也有小投資者,其共同特點是想尋找一種新的、更加安全的投資品種。為滿足他們的需求,銀行適時地推出了大型指數和農業基金。突然之間,世界的食品變成了一種可以交易的商品,就像股票一樣便於操作。
隨之產生的不良後果是,隨著人們對農業證券產品的胃口越來越大,糧價也不斷上升。今年3月,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FAO)報告說,糧價創下新高,甚至超過了2008年糧食危機期間的價格。根據FAO的食品價格指數,一年內食品總成本上升了39%,其中穀物價格上升71%,烹調油和動物油脂的價格也在上漲。7月份指數達到234點,比2月份的史上最高點只低了四個點。“廉價食品的時代已經結束。”克努科曼預言,並強調說,這對美國人來說並非壞事。“大部分美國人都吃得太多了。”
對於他那些僅將可支配收入的13%用於食品的美國同胞來說,糧價上漲可能只是一個小小的煩惱。但對於全世界的窮人來說,這是要命的事情。世界銀行報告顯示,光是從去年6月份起,食品價格上漲已使得貧困人口增加了4400萬,全球有10億多人正在挨餓。目前非洲之角遭遇的饑荒不僅是因為乾旱、內戰和官僚的腐敗,也是因為食品價格難以抑制的上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