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京打工子弟學校被關停後三成學生被迫回原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8-27 09:36:00  


昨日,朝陽區黎各莊實驗學校,6年級的廖慶芳坐在椅子上等待父親辦理入學報名手續。芳芳原來在皮村新利小學就讀,該小學被關停。
  中評社北京8月27日電/今年6月起,朝陽4所打工子弟學校收到關停通知,涉及3000餘名學生。朝陽教委表示,將準備充足學位確保不讓一個孩子失學。

  一年前的6月,大興、朝陽、海淀、昌平等近30所打工子弟學校相繼收到關停通知,最終共計24所打工子弟學校關停,涉及學生近1.4萬名。關停潮一度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去年8月16日,北京市教委對外公布學生分流方案,承諾“不讓一個孩子失學”,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分流安置。此後各區縣根據實際情況,通過分流至公辦校等措施對轄區內打工子弟予以安置。

  一年過去,曾面臨失學危機的孩子們生活的怎麼樣?

  今年8月,記者多方聯繫,拿到5所被關停的打工子弟學校的學生名册,5000多名打工子弟有小學生也有中學生,涉及朝陽、昌平、海淀等區。

  記者從每所學校中,隨機抽取150個樣本,逐一電話核實750名學生的現狀。最終500個有效調查樣本顯示,68名學生進入公辦學校,占總人數的13.6%;165名孩子離京返回原籍讀書,占總人數的33%;265名學生仍進入了北京其他打工子弟學校,占總人數的53%。另有兩名孩子的家長表示,過去一年一直在為孩子進入公辦校努力,“孩子先待在家裡,暫時未確定流向”。

  原來的學校消失一年了。

  幸運的孩子進入夢寐以求的公辦校,他們穿著統一的校服,完成著家長“咱不比別人差”的囑托;被迫回家的孩子成了遠方的留守少年,在北京出生,在故鄉成長;更多的孩子生活沒有太大的變化,再次進入打工子弟學校,不知下次關停何時到來……

  對於牽扯在去年關停風波中的1.4萬名孩子,原來學校的消失是否都意味著新的起點?

  分流到公辦校

  “因禍得福”與不適應

  “這個學期考了全班第五名!”範溢泉提起兒子金格兒,語調都會提高。

  9歲的金格兒,去年6月在海淀馬家溝新希望學校讀完了一年級。學校8月份被關停,他先被分流到石油附小,後轉入海淀區成府路小學。

  範溢泉坦言,自己算是去年學校拆遷“少數的受益者”,“之前想都不敢想孩子能進公辦校。”

  記者調查中的13.6%的進入公辦校的打工子弟,受訪家長都表達了對孩子進入公辦校的欣慰,甚至稱之為“因禍得福”。

  16歲的史玉潔高興不起來,她從公辦校回到了打工子弟校,這讓很多人不理解。

  所在的打工子弟學校去年關停後,史玉潔被分流至清河中學。教室的墻那麼白、上課都有多媒體、許多從前沒機會上的課……原來的基礎差,老師講的聽不懂,有一次老師說“你們這些外地的孩子不要瞎折騰”。“還說我們沒法在這裡考高中,要老老實實的”。

  史玉潔記得,因為成績差,一次是英語老師生氣地說: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有什麼樣的孩子。此後,史玉潔說什麼也不想去學校了。

  她懷念打工子弟學校時,老師們告訴他們“人人生而平等”、“我們或許知識不高,但絕不能情商不高”、“北京不光是北京人自己的,你們也要在這個城市找未來”。“老師說的話,經過去年半學期,我有點懷疑了。”春節過後,史玉潔去了一家打工子弟學校,她說還是想上學。

  同樣16歲的李佳雪也因跟不上課程,總認為受到歧視,已從清河中學退學打工。

  “學校盡了最大努力安置這些學生。”8月25日,清河中學分管教學的負責人介紹,去年8月底,接到教委通知,要安置112名打工子弟學生,“一下子多了100多個學生,老師們開始都犯懵。”當時正趕上加固校舍,學校裡沒桌子沒椅子,報到都是借的其他場地。一百多名學生的課本,也是學校挨個給其他中學打電話才凑齊。

  對於部分學生的不適應,該負責人坦承,“越是年齡大的孩子,適應能力越弱,由於這些孩子學習基礎弱,老師們偶爾著急是可以理解的。”

  校方提供的數據是,截至目前十幾名分流來的打工子弟學生轉回原籍。除畢業一批學生,仍有60餘名打工子弟學生在清河中學讀書,大部分學生都有提高。

  他們穿著統一的校服,看起來跟城裡學生沒有兩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