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4日電設立自貿區意在破舊立新,因此“拼政績、要政策”或者“排隊占位”的老路子或投機心理,顯然是“搭錯了車”
“所有的申報流程都停了下來,不少地方已經開始反省,並重新考慮申報方案。”日前,權威部門人士向《瞭望》新聞周刊記者透露,由於中央高層對自貿區申報存在的問題“不甚滿意”,愈演愈烈的自貿區申報熱潮被緊急叫停,並打回重新審查。
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決定》指出,“要在推進現有試點基礎上,選擇若干具備條件地方發展自由貿易園(港)區。”這樣的表述,讓不少地方產生了聯想。於是,“自貿區”開始成為繼經濟特區、綜合改革試驗區以及保稅區等之後,又一個深受地方政府青睞的新平台。
據不完全統計,在2014年各地方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寫到要申報自貿區的有20多個,這還不包括廣西憑祥沿邊自貿區,長沙文化創意自由貿易區國家試點等。然而,與地方的熱情高漲相比,中央的態度一直較為謹慎。此次叫停,更是讓第二家自貿區的審批在短期內難見下文。
“在等待總結上海的經驗。”接受本刊記者採訪中,商務部國際貿易與經濟研究院院長霍建國認為,目前上海自貿區正在積極推進各項試驗內容,包括出台調整後的2014版的負面清單,鑒於有些開放的內容及制度創新的模式還有一個落地的過程,所以目前尚難總結提出可以複制推廣的成熟經驗,因此設立新試點的條件還不成熟。
更為重要的原因,則是各方在設立自貿區的意圖上大相徑庭。
“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舉措,自貿區不是‘政策窪地’,而是制度創新的‘試驗田’。但從現實來看,一些地方追求的還是跑馬圈地和優惠政策這一套東西。”上海自貿區方案設計的參與者、上海WTO事務咨詢中心總裁、上海市政府參事室主任王新奎在接受本刊記者採訪時強調,這樣的思路不僅不會讓中央動心,而且恰恰是中央所反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