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網絡圖片) |
中評社北京8月27日電/經過為期半年多的精心醞釀,2015年8月14日下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發表了戰後70年談話。在這篇以“從歷史的教訓中學習面向未來的智慧”為主旨的講話中,安倍首先回顧了19世紀至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走過的路,把日本的軍國主義化歸因於世界經濟危機中“歐美各國以捲入殖民地經濟來推動區域經濟集團化”,使得日本受到重大打擊,“孤立感加深”,“試圖依靠實力解決外交和經濟上的困境”,“迷失了世界大局”。
安倍承認“日本戰敗了”,“給無辜的人們帶來了不可估量的損害和痛苦”,並以他個人名義在國內外所有死遇者面前“深深鞠躬”,“表示痛惜”,“表達永久的哀悼之意”。隨即,安倍把話題轉入戰後,宣稱和平是“戰後日本的出發點”,並代表日本“帶著對那場戰爭的深刻悔悟”信誓旦旦:“事變、侵略、戰爭。我們再也不要重演戰禍,再也不應該用任何武力威脅或武力行使作為解決國際爭端的手段,應該永遠跟殖民統治告別,要實現尊重所有民族自決權利的世界”。
講話中間部分,安倍說,“我國對在那場戰爭中的行為多次表示深刻的反省和由衷的歉意”,將印尼、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以及“台灣、韓國、中國”等亞洲鄰居人民走過的苦難歷史“銘刻在心”,戰後一直致力於這些國家的和平與繁榮,“這些歷代內閣的立場今後也將是堅定不移的。”安倍還聲稱日本要對美國、英國、荷蘭、澳大利亞、中國等戰爭受害國對日本人寬容以待的做法“銘刻在心”、“由衷感謝”,“是各國寬容的胸懷使得日本重返國際社會”。
安倍接著說,“現在我國國內戰後出生的一代已超過了總人口的80%。我們不能讓與戰爭毫無關係的子孫後代擔負起繼續道歉的宿命。儘管如此,我們日本人要超越世代,正面面對過去的歷史。我們有責任以謙虛的態度繼承過去,將它交給未來。”安倍承諾,日本將堅定不移地堅持自由、民主主義、人權這些基本價值,與共享該價值的國家攜手並進,高舉“積極和平主義”的旗幟,為世界的和平與繁榮做出更大貢獻。
並不真誠的反省
應該如何解讀安倍的這個講話?8月17日,本刊記者走訪了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長、中華日本學會副會長楊伯江。楊伯江認為,安倍的講話儘管使用了“侵略”、“殖民統治”、“反省”、“道歉”等關鍵詞,也重申日本“永不再戰”、“堅定不移走積極和平主義道路”等承諾,但態度並不真誠,至少美化了日本自19世紀後期到二戰前期的對外政策,回避由其本人做出直接道歉,並且將二戰後出生的日本人口與日本整個國家應負的戰爭罪責進行切割。特別是在講述從日俄戰爭到二戰前的那段歷史時,給人以刻意模糊是非的強烈印象。安倍把日本“迷失大局”的根源歸結為19世紀的“西風東漸”。他這樣講的目的,在於泛化時代背景,宣揚“同罪論”,言外之意是說,那是一個信奉“叢林法則”的弱肉強食的時代,日本不像西方殖民者那樣行事就無法生存。日俄戰爭是一場在中國領土上進行的帝國主義爭霸戰爭,沒有任何正義性可言,安倍卻說那場戰爭“鼓舞了許多處在殖民統治之下的亞洲和非洲的人們”,這是中國人民不能接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