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為何有人願意相信“迪倫不領獎”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0-20 13:17:43


  中評社北京10月20日電/很多時候,我們並非找不到真相,只是不願意接受而已。看似熱熱鬧鬧的群體性狂歡,一旦繁華落盡,熱鬧散場,其精神價值實在是貧乏得很。

  諾貝爾文學獎來了,很多人很詫異。有沒有搞錯?頒給美國音樂人兼作家鮑勃·迪倫?

  每年總有那麼幾天,人們會陷入諾獎的喧囂。當然,這裡說的喧囂更多的是指文學獎。至於為什麼是文學獎而不是其他,除了文學獎能體現更普遍的社會價值與精神關懷之外,也可能與其討論門檻較低,大多數人都能發聲有關。

  今年的諾獎尤其熱鬧。從一開始一廂情願“頒給”敘利亞詩人阿多尼斯,鬧了一個烏龍,到後來驚訝地發現竟然頒給了鮑勃·迪倫,很多人痛心疾首地哀嘆“文學不再是那個文學”,到最後,有人又“發現”,迪倫拒絕諾獎,還說了些硬話:“我們美國人的音樂,不需要歐洲人來指手畫腳。”一波三折的戲碼,實在抓人眼球。

  原來,“鮑勃·迪倫拒絕諾獎”是美國“洋葱”新聞炮製的,其杜撰發言的經紀人儘管確實做過迪倫的經紀人,但早在30年前就已亡故。

  饒有意味的是,就是這樣一則假新聞,居然很快刷屏,並勾起了那麼多人的表達欲望,成功地將“迪倫該不該獲獎”切換到“迪倫該不該領獎”上。既然我們左右不了那群白胡子老頭的審美格調,那就不妨力挺獲獎者大義凜然的拒絕姿勢。因為太興奮,太多的網友甚至產生了強烈的“代入感”:我們的文學,也不需要老先生指手畫腳……雲雲。

  從技術層面或者說從基本的常識出發,辨識“不領獎”的新聞其實並不難。再不濟,也可以動手檢索一番,查一查新聞源,找一找權威報道也就了然了。何至於出現群體性的以訛傳訛、跟風撒土?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