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8月22日拍攝的慶祝活動現場。當日,中鐵大橋局在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施工現場舉行儀式,慶祝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首孔簡支鋼桁梁架設成功。(新華社圖片) |
中評社北京8月25日電/福建平潭海峽,是與百慕大、好望角齊名的世界三大風口海域,被稱為“建橋禁區”。
8月22日,隨著起重船將重達1350噸的鋼桁梁放置到墩頂,平潭海峽公鐵兩用跨海大橋首片鋼桁梁架設成功,我國首座跨海公鐵兩用大橋再次進入公眾的視野,成為關注的焦點。
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於2013年11月開建,項目具有工程量巨大、有效作業時間短、工期緊等特點,被稱作“施工難度最大”的橋。
平潭海峽公鐵兩用跨海大橋建設到底難在哪裡?我國的大橋科技工作者用了哪些黑科技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
看環境複雜海域條件驚詫七位院士
在建的海峽公鐵兩用跨海大橋是福平鐵路的關鍵性控制工程,起於福州長樂市鬆下鎮,經過人嶼島、長嶼島等4座島,從蘇澳鎮上平潭島。大橋全長16.34公里,是世界上最長、跨度最大的跨海峽公鐵兩用大橋,下層設計為時速200公里的雙線一級鐵路,上層設計為時速100公里的高速公路。
中鐵大橋局福(州)平(潭)鐵路項目常務副經理張紅心介紹,這座大橋的所在地處於武夷山脈與台灣海峽之間,正處在一個喇叭口。這裡看似風平浪靜,但突然一個浪湧上來,會將鋼纜都扯斷。福建省每年六成海上事故發生在這片海域。近3年來,這裡每年都會遇上台風,2015年至今已發生18場台風。
在大橋施工期間,王景全、鄭皆連等七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帶著重點咨詢項目《海洋橋梁工程技術發展戰略研究》到訪平潭大橋。院士們大為感嘆,其所處的獨特海峽環境,無論是地質條件的複雜程度,還是大風、強浪、強湧、急流等海況的惡劣程度,均遠超已建成的東海大橋、杭州灣大橋、青島海灣大橋及在建的港珠澳大橋,尤其是波流力的影響,是常規長江等內河橋梁的10倍以上。
中鐵大橋局董事長,平潭海峽公鐵兩用橋項目經理劉自明說:“大橋的建設,標誌著我國鐵路橋梁開始由內陸江河邁向海洋!”
為攻克複雜海域海峽大橋建設技術難關,中鐵大橋局成立了以中國工程院院士為首的技術專家組,統一組織協調指導大橋技術攻關和方案落實,並聯合鐵路總公司組織了“跨複雜海域公鐵兩用大橋施工關鍵技術研究”“惡劣海洋環境下大型橋梁工程建造技術研究”“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修建關鍵技術研究”等多項科研課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