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月14日電/香港挨近全民就業,不過部分青年卻大歎難有出頭天,窒礙向上流。另一方面,卻又有大量工作欠缺人手。政府花了不少心思為青年就業籌謀,民間機構亦因應青年就業志向和要求作出建議,而更逼切的問題,是如何解決現時不少行業人手不足的情況。
星島日報今天社論說,本港失業率只有百分之三,人手短缺可以大致分兩個層面來看。其中一面是發展新經濟動力所需的科研和專業人才,本港基礎教育加強了科學、科技、工程、數學(STEM)方面的培訓,大學教育亦吸納海外和內地尖子,並且讓他們畢業後留港工作,作為輸入高端人才的一環。
另一個層面則是傳統服務業,且不說安老服務等長期短缺人手的行業,現時連零售、飲食等行業的不少僱主,都面對聘請員工困難的問題,情況日趨嚴重。
這些行業往往面對年輕人不願意入行的問題,本港教育水平提高,擁有專上學歷的青年日多,大家提升了對工作的要求,一些粗重勞動工作,少人願意幹活,一些覺得事業發展前景有限的工作,也少人願意做,甚至做也做不長久。例如快餐店、售貨員等,時間長又待遇一般,對青年人的吸引力有限。再加上多了青年北上尋求事業發展,勞動力供應更形緊張。
企業難聘基層員工
另一個難聘請員工的因素來自地理,尤其是港島區的基層工作,由於區內公屋少,基層勞動力不足,茶餐廳就算出到比最低工資還要高的待遇,都不容易聘請服務員,遑論洗碗工人。住在新界的不願意長途跋涉到港島做工作,就算有交通津貼都彌補不到時間損失,同樣,住在港島的也不願意到機場做基層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