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乳粉質量系歷史最好”,這話出自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理事長宋昆岡之口。身為乳協負責人,與乳製品企業存在利益勾連,換言之,乳協是乳製品企業的利益代言人,說乳品質量歷史最好就是自說自話。“王婆賣瓜,自賣自誇”,自己說自己的乳品好,能有多大可信度?為了打消公眾疑慮,奶協負責人應以事實說話,應拿出更真誠的措施取信於民。
國產乳品質量歷史最好,其實挺值得推敲。2010年4月,人們千呼萬喚的乳業新國標正式頒布,但年近八旬的原國家乳製品訂標組副組長曾壽瀛驚詫且憤怒,“這簡直是一夜退回25年前”。標準後退了,即便再嚴格依照該標準生產奶粉,也不能得出國產乳品質量歷史最好的結論。試問,乳協負責人給自己的下一代喝國產奶粉還是洋奶粉?
即便國產乳品質量歷史最好屬實,也該問一問我國的乳品與發達國家的乳品有無差距。據報道,在丹麥,在新西蘭,在幾乎所有的乳業大國,生乳蛋白質含量標準都至少在3.0以上,而菌落總數,美國、歐盟是10萬,丹麥是3萬,更是嚴至中國的數十倍。如果我們歷史最好的國產乳品質量,仍然無法達到國外發達國家的普通乳品質量,這樣的“歷史最好”有何意義?自然不值得激動和自吹自擂。因此,乳品質量不僅要縱向比,更要橫向比。
“取法於上,僅得為中,取法於中,故為其下。”標準制定得越高,乳品質量才可能越有保證,在高標準基礎之上的乳品質量才有意義。
乳協負責人之所以鼓吹國產乳品質量歷史最好,其意很直接,就是呼籲“消費者可以放心購買”,其背景是“中國乳業信用瀕臨崩潰”,國產奶粉銷路不暢。問題是,消費者怎麼放得了心?說得好聽,不如做得好看。日前,龍永圖表示,精英都願到中國留學這才叫影響力,同樣的道理是,連外國人都來買中國奶粉才能說國產奶粉質量過硬,如果沒有競爭力就沒有號召力,說什麼也是白搭,因此,中國乳業該刮骨療傷,才能可能重塑國人的信心。(時間:6月1日 來源:珠江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