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別讓發泡餐盒的問題發酵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3-31 15:03:03  


  一次性發泡餐具被稱作“白色污染”,自1999年以來一直被禁用。但今年2月國家發改委發布第21號令,對《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有關條目進行了局部調整。調整之一就是在淘汰產品目錄中删除了“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這意味著,它將可以重回市場。

  已經禁了14年的發泡餐盒“華麗逆襲”,據報道說是因為隨著生產工藝的改進,發泡劑早已由氟利昂改為丁烷,所以對大氣層不會造成破壞;而且它的性能優越、性價比高,只要通過強制回收和綜合利用等措施,就可以解決“白色污染”的問題。

  其實,發泡餐盒解禁最大的“好處”,在於減小了對禁令本身的傷害。為什麼這麼說呢?據《勞動報》報道,記者調查發現發泡餐盒的白色身影其實始終未曾從市場消失,甚至於很多消費者都不知道發泡餐盒曾被禁過。比如在上海一些大型酒店用品批發市場內,雖然櫃面上不見發泡餐盒的蹤影,但轉入倉庫卻別有洞天。業內人士坦言,發泡餐盒在一些中小飯店、小攤小販中,非常好賣。

  如果禁令出台後禁而難止,那麼傷害的就會是法令、法規的嚴肅性,而禁令本身存在的意義也就大打折扣。從這個角度來說,更換一個思路,解除禁令之後,出台配套的措施,讓符合環保、健康標準的發泡餐盒流入市場,與此同時解決好回收問題,倒也是明智之舉。

  目前看來,發泡餐盒重回市場不能回避的問題主要有兩個方面,一個是對健康的影響,一個是對環境的影響。在健康方面,有的人說發泡餐盒裝涼的食物沒事,但如果裝的是熱食熱湯,就會有毒害物質溶出。但也有專家表示這樣的說法毫無根據,因為發泡餐盒的解聚溫度需高達280℃以上,軟化溫度也需110℃至120℃。

  對於這樣的爭議,相關部門應該通過翔實的實驗數據給出一個權威的說法:如果發泡餐盒達到一定的技術標準就可以做到在任何溫度下都環保無毒,那就應該出台一個發泡餐盒的國標,並且嚴格監督其執行情況;如果裝熱食熱湯真有潛在風險,就應該像煙盒上印刷“吸煙有害健康”那樣,強制要求發泡餐盒上印刷消費警示,提醒消費者在一定的溫度範圍內安全使用。

  至於回收和綜合利用方面,則需要相關部門給出一個“頂層設計”,由生產回收企業和環衛部門加以配合解決。“光盤”、“打包”雖然有利於環保和節約,但如果由此帶來遍地的白色垃圾,那就得不償失了。

  據報道,按照國外發泡塑料餐具的使用經驗,一些國家也仍使用此類餐具,但制定極為嚴格的回收標準,如日本,市民在使用過後會將發泡餐具送至特定回收點,在送之前還要清洗乾淨。在德國推行“誰生產、誰銷售、誰負責回收”的機制,美國則針對發泡餐具立法,對於回收率有明確標準。顯然,在發泡餐盒解禁的同時,就應該針對這一產業鏈終端的回收、降解環節,推出相應的監管措施。(時間:3月30日 來源:北京青年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