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 
紀念5.12:四川地震重災區回訪錄

http://www.CRNTT.com   2009-05-12 19:47:06  


 
地震預測備受質疑之後

  “汶川地震是一場災難,也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它給我們一個反思過去的機會,將有助於地震科研工作者在地震預報、震害防禦、工程地震、組織管理、地震基礎研究等方面有所突破”

  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孫英蘭

  汶川地震發生後的一年間,曾備受質疑的地震科研工作不曾有片刻停止。

  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副所長徐錫偉研究員告訴《瞭望》新聞周刊,他剛剛從震區回京,這已是他第8次前往震區了。

  徐錫偉曾擔任地震現場應急科考隊技術負責人,這支隊伍在汶川地震發生後迅速成立,由來自中國地震局系統相關單位的地震地質工作人員和部分在讀研究生組成。

  科考隊以綿陽市為基地,分9個小組對龍門山斷裂帶的中段、北段開展應急科學考察,目的是調查“5.12”大地震的發震構造,重點查明這次大地震的地表破裂帶展布、規模、同震位錯,填繪大比例尺的地表破裂帶展布圖,同時收集這次大地震的部分地震地質災害資料。

  “汶川地震發生後,我們對地震的餘震預報工作就開展了。”中國地震台網中心預報部主任劉傑對本刊記者說。

  徐錫偉表示,從某種角度講,“汶川地震是一場災難,也是一筆寶貴的財富,給我們一個反思過去的機會,將有助於地震科研工作者在地震預報、震害防禦、工程地震、組織管理、地震基礎研究等方面有所突破。”

  知難而進的地震預測

  早在1956年,“中國地震活動性及其災害防禦研究”就被列入《1956~1967年國家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這是世界上第一個國家級地震預報研究計劃,比西方國家早十年左右。

  從1966年3月發生的邢台地震,到海城、鬆潘、鹽源地震,再到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科研工作者對地震的研究一直在跟進。“沒能預測出地震,作為從事這方面工作的,我們心裡也非常痛苦,但我們的工作從沒有停止,我們一直在努力。”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科研人員向本刊記者坦陳。

  就各種自然災害造成的人口死亡的統計數據來看,地震是群害之首。中國是受地震災害影響最嚴重的國家,20世紀全球地震造成的人口死亡總數,中國就占了一半;汶川地震奪去8萬多人的生命,直接經濟損失約8500億元。這使得地震預測預報工作頗受社會各界關注。

  “但是目前我們對地震成因機理還沒有搞清楚,不知道哪些異常是真正的地震前兆,哪些異常與地震的發生有必然的聯繫。對地震孕育過程還不了解,要對地震進行準確的預測就非常難。這需要進行長期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徐錫偉在早些時候接受本刊記者採訪時強調。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名譽所長陳運泰表示,地球是一顆不斷運動變化、十分活躍的星球,它不但提供人類賴以生存的資源、能源和環境,也不時地興風作浪,給人類帶來麻煩和災害。目前國際上越來越重視地球科學,“到目前為止,地球科學家對地球內部的認識、對地震等自然災害的認識固然比先前增進了許多,但是仍然有許多懸而未決的問題尚待研究解決,離社會的需求還有很大的距離”。

  即將離京前往意大利的陳運泰告訴本刊記者,此次出訪是受意大利政府總理的邀請,同其他國家的科學家一起對4月6日發生在意大利拉奎拉市的大地震進行“會診”。

  陳運泰說,地震是一種自然現象,多年來,特別是近十幾年來,在世界各地,大地震、災害性地震不斷,人們三天兩頭就能聽到有關地震的消息。但準確地預測地震一直是世界公認的未能破解的科學難題。

  地震預測難在哪裡?陳運泰認為,困難主要有三點,一是地球內部的“不可入性”,二是大地震的“非頻發性”,三是地震物理過程的複雜性。

  他解釋說,地球內部的“不可入性”是古希臘人的一種說法。我們在這裡指的是人類目前還不能深入到處在高溫、高壓狀態的地球內部設置台站、安裝觀測儀器對震源直接進行觀測。大地震是一種稀少的“非頻發”事件,大地震的複發時間比人的壽命、比有現代儀器觀測以來的時間長得多,這限制了作為一門觀測科學的地震學在對現象的觀測和對經驗規律的認知上的進展。地震是發生於極為複雜的地質環境中的一種自然現象,地震過程是高度非線性的、極為複雜的物理過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