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 
紀念5.12:四川地震重災區回訪錄

http://www.CRNTT.com   2009-05-12 19:47:06  


 
醫學救援遺憾猶存

  “我們都希望在突發事件發生時,能有一本指南在手上指導我們如何行事,但災害往往只是相似,不會相同。我們唯有以日常科學訓練的不變應對災害的萬變”

  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張冉燃

  “去年底,協會成立了。令人興奮,但起步維艱。”李宗浩告訴《瞭望》新聞周刊。

  他所說的協會,即中國醫學救援協會,李宗浩擔任該協會的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為籌建這個國家一級協會,李宗浩和他的同事們自2005年初就開始努力。熟悉他的人說,李宗浩為中國的醫學救援事業戰鬥了一生,現在終於修成正果。

  對此評價,李宗浩笑而不語。他語速很快地說:“汶川大地震中醫療救援成績很大,但也有遺憾,我們一定要珍惜政府批准協會成立的機會,通過協會的力量,把醫學救援的新理念、新知識、新技術傳播出去,實現‘關愛生命、科學救援’的宗旨。”

  李宗浩口中的新理念,就是他呼籲多年的“急救社會化、結構網絡化、搶救現場化和知識普及化”。

  樹立“大救援觀”

  李宗浩回憶起汶川大地震當晚收看電視直播時的感受:“個別傷員被生拉硬扯地從廢墟下救出,救援人員不用脊柱板、硬質擔架而用褥子、床單就對其進行轉移,現場施救人員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我一看就知道,這些救援方法會對幸存者造成二次損傷。”

  他解釋說,地震後由於房屋倒塌,一般地說,脊椎難免會受到損傷,但不是脊椎受到損傷就一定會發生截癱,反而是因為“拉扯式的救援”,或者是獲救後搬運方法不當,如施救人員用床單這樣的柔軟織物護送傷員,會導致其脊椎損傷加重,造成傷員截癱。

  “遺憾的是,即使是醫務人員也因專業教育薄弱和應急器材裝備不足,遇到重大突發事件群體傷害時就‘捉襟見肘’了。”在李宗浩的心中,醫學救援的使命是挽救生命、減輕傷殘,因此,“越是在地震等突發事件下,越需要訓練有素的專業救援。決不能以現場情況緊急等為由,毫無章法地開展急救。”

  李宗浩認為,這種種遺憾,反映出救援醫學這門學科在中國還十分年輕,其理念、知識、技能等甚至還未能在醫務工作者中普及。

  救援醫學是在現代急救醫學的基礎上建立和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學科。從醫學科學進展的順序看,先是有對生命過程中的各個階段、人體解剖學的多個系統疾病的治療研究,再有對危重急症及意外傷害的醫院內救治和少量研究。至於在醫院外,對危及生命的緊急事件中患者的有效救治的研究,如對心跳呼吸驟停的急救等,還只有半個世紀的歷史。

  他對急救醫學(EmergencyMedicine)被譯成“急診醫學”,急救分會也定名為“急診分會”,持不同意見。“我不是好咬文嚼字,而是這一字之差,反映出理念的巨大差異並給實施帶來巨大的困難。”

  李宗浩說,顧名思義,“急診醫學”的範圍局限在醫院內,而對醫院外的廣闊領域,包括天空和海洋,“急診”二字是無法概括、難以覆蓋的。“急救醫學”的學術內涵則豐富得多,能將上述環境涵蓋。

  “同樣的問題還出現在‘院外急救’(Pre-hospitalMedicalCare)的翻譯上,有人將之譯作‘院前急救’並被廣泛採用。這種譯法漠視了基本的對應關係。顯然,‘院前’對應的應該是‘院後’,這是前後的過程,只有時間沒有空間;而‘院外’才能跟‘院內’對應,既有時間又有空間。災難事故現場的‘時空’需要大量的搶救,只有‘院前’怎麼可以?”

  他認為,這兩處翻譯問題,其本質是沒有跳出以醫院急診科為主的救護概念,仍然認為醫學救援就是醫院外的急診和對傷員的簡單運輸。“而在現代社會,單純依靠醫院急診科實施醫學救援的想法早已落伍了,國際上越來越多人已經接受,醫學救援必須打破醫院的圍墻,與社會各方力量協同配合,才能最大程度地實現災難後的‘挽救生命,減輕傷殘’。”

  這也是李宗浩幾十年來不斷呼籲樹立的“大救援觀”。在他看來,醫學救援是綜合救援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其他力量的支持。

  汶川地震中,一些醫療救援隊伍就因缺少其他救援力量的支持而遭遇尷尬:有的千辛萬苦趕到災區,卻對壓在鋼筋水泥下的傷員一籌莫展,有的由於物資等裝備不足,反而成為等待救援的對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