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 
陳寅恪家族:追尋百年的獨立與自由

http://www.CRNTT.com   2011-07-24 10:55:31  


 
  “所謂的革命、守舊、維新是很複雜的,除了觀念和思想,路徑的取向,具體的實踐差異,還有一個中國特色:人際關係。陳寶箴父子交往的對象是不分新舊的,他們一直強調沒有黨派、新舊之爭,思想根源還是在於務實,在於家國情懷,骨子裡還是有士的觀念、風範、價值取向。晚清以來,士有清流、濁流之分,陳家兼具清流和濁流的優點,一方面崇尚氣節,另一方面又懂得務實。借用陳寅恪的話說,這個家族始終有一種‘預流’的意識,要積極參與,又不是為了跟別人盲目競爭,他們是把民族國家的憂患跟自身的路徑選擇結合在一起。”張求會告訴本刊記者。

  陳三立對陳寶箴幫助極大。時務學堂開學時,陳寶箴原打算聘用康有為任中文總教習。陳三立卻向父親推薦了康的學生梁啟超。他認為梁已經超過其老師。

  梁啟超曾說:“陳伯嚴(陳三立)吏部,義寧撫軍之公子也,與譚瀏陽(譚嗣同)齊名,有兩公子之目。義寧湘中治跡,多其所贊畫。”

  退出政壇後,47歲的陳三立依父親長眠的散原山(西山古名散原山),以地名為號,自稱“散原”。

  清末民初的詩壇,曾出現繁盛局面,各方流派皆標新立異,對詩歌的發展進行了探索與實踐。陳三立被公認為這一時期同光體詩派的領袖。錢鍾書曾說,唐以下的大詩人可以用一個地理詞語來概括:“陵穀山原”。“陵”是杜少陵,“穀”是黃山谷,“山”是李義山,“原”即陳散原也。

  陳三立與續配夫人俞明詩多數時候住在南京。俞明詩是浙江紹興人,其父俞文葆曾任湖南知府。之後俞氏家族在紹興興旺起來。俞文葆的孫子俞大維是後輩中的佼佼者。

  俞大維在德國留學時曾與一德國女子相愛,並生下一子,取名俞揚和。回國之後,他與表妹陳新午結婚。陳新午是俞大維姑姑俞明詩的女兒。義寧陳氏與紹興俞氏兩個家族,成為兩代姻親。這兩個家族的交往還可上溯到陳寶箴。陳寶箴曾入曾國藩幕府,而俞大維的母親又是曾國藩的孫女。俞揚和長大成人後,娶蔣經國的女兒蔣孝章為妻。這樣,陳、俞、曾、蔣這四個中國近現代史上的著名家族就有了姻親關係,形成一張極具中國特色的人情關係網絡。

游學日歐美 

  兒子遠去東瀛,陳三立曾親自到上海吳淞口送行。當年譚嗣同在給別人寫信時說,跟陳三立商量,兩家的子弟以後都要送到國外去學習。“當時出國留學是不得了的事,除了有經濟實力,還要有眼光和風險意識,這有救亡圖存的民族憂患意識,所以說陳寅恪這一輩能出國深造,跟家族的觀念是一脈相承的。”張求會說。

  留洋求學成為這個家族命運的又一個重要轉折點。1905年,延續千年的科舉制被廢除,更證明了這家人的眼光。

  陳寅恪身體不好,在日本又患上了腳氣病。1906年寒假返家後,俞明詩不忍讓兒子再東渡。陳寅恪進入上海複旦公學,同班同學中有日後的著名學者竺可楨。1909年秋,陳寅恪赴德國入柏林大學,1911年入瑞士蘇黎世大學,次年回國,在上海虹口家中自修文史。

  1913年春,他再赴歐陸,入法國巴黎高等政治學校社會經濟部就讀,1914年秋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回國。1915年赴北京,一度擔任袁世凱北洋政府經界局局長蔡鍔的秘書。

  1918年秋,陳寅恪原打算重返柏林大學繼續學業,但一戰剛結束,戰敗的德國元氣大傷。陳寅恪改去美國哈佛大學,隨藍曼研修梵文和巴利文,著重學習印度語語言學、希臘文,並選讀了閃米特語等。

  藍曼極其欣賞兩位從中國來的學生陳寅恪和湯用彤。1921年2月17日,他在給時任哈佛校長羅威爾的信中寫道:“他們對我真有啟發,我衷心希望我們能有許多這樣精神高尚而且抱負不凡的人來活躍我們本國的大批學生。我深信,他們兩人都會對中國的前途有卓越的貢獻。”

  陳寅恪在哈佛交往最密切的人是表弟俞大維。比陳小7歲的俞大維在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後,到哈佛研習哲學,成績優異,3年12門課程全A,獲得博士學位,並拿到謝爾敦海外游學獎學金,以及去德國留學進修的機會。

  1921年秋陳寅恪回到柏林大學,受業於東方學家、梵學大師海因裡希.呂德斯。在柏林大學期間,他學習了藏文、蒙文、滿文、西夏文、突厥文等古文字。多年後他“懂十幾門語言”的美譽在此打下基礎。

  陳寅恪此次由美國轉學德國,表弟俞大維一路同行,兩人連續同窗7年。他們在海外的中國留學生中頗有名望。陳寅恪在德國學習期間與傅斯年、毛子水等留學生交往較多。傅曾對毛說:“在柏林有兩位中國留學生是我國最有希望的讀書種子,一是陳寅恪,一是俞大維。”

  俞大維對表哥陳寅恪了解極深。多年後他在《懷念陳寅恪先生》一文中曾介紹說:“他平生的志願是寫成一部‘中國通史’,及‘中國歷史的教訓’……因他晚年環境的遭遇,與雙目失明,他的大作未能完成,此不但是他個人的悲劇,也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悲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