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一夢250年,《紅樓夢》為何成絕響?

http://www.CRNTT.com   2014-03-28 13:24:55  


 
  其實,唐宋之世商品經濟已現活力,但缺乏貴金屬資源,市場一開放,貨幣即不足,導致“錢輕物重”,王朝不得不強化對流通渠道的管控,重農抑商。宋代時開始發行紙幣,本是很好的解決之道,南宋時還引入準備金制度,操作手法接近現代央行。

  但是,宋代皇權獨大的格局雖有鬆動,卻沒有革命性改變。傳統官僚系統無法約束皇室用濫發紙幣來攫取民間財富,特別是南宋軍事壓力大,一旦缺餉,只能增發紙幣,使其信用一落千丈。

  在傳統政治的框架中,貨幣不足成為死結。而明清時期,西班牙人在美洲掠奪的白銀通過海外貿易流入中國,加上大量流入中國的日本白銀,困擾數百年的“錢輕物重”的局面被意外地突破了,所以明清時中國開始出現全國市場,各地商幫崛起,商品經濟空前繁榮。

  然而,康乾雖是盛世頂點,卻也是走向衰敗的拐點:主幣仰仗海外的畸形經濟模式此時出現很大問題,特別是持續通脹和周期性經濟波動,給王朝穩定帶來威脅。乾隆晚年曾多次擔憂國家一旦沒有明君,將很可能被顛覆,所以從中晚期開始,控制越來越嚴,社會漸漸失去活力,以後嘉慶、道光等一味因循守舊,令龔自珍抱怨“朝無才相、巷無才偷、澤無才盜”。

  在清代,與曹雪芹同時期的作家也許是最後一批可能寫出巨著的人,但由於《紅樓夢》被禁,加上曹雪芹身世潦倒,使他很難成為榜樣。

  清代文學家集體誤讀《紅樓夢》清代文學家多潛心於詩詞,希望比肩唐宋詩人,千古流芳,這與他們生活環境息息相關。

  清代大部分時期文教重心在鄉村,讀書人進城後要受種種約束,而在農村,他們收入穩定,且受尊重,是連接政府與當地的橋梁,即使是高級官員,退休後也會選擇回鄉。傳統鄉村缺乏公共交流場域,更追捧詩歌這樣高度概括的藝術形式,而小說則被視為消遣,不入主流。《紅樓夢》最初受追捧,與其中詩詞創作水平極高不無關係。

  清代作家閱讀《紅樓夢》,更關注它與政治的關係、主題如何、書中美女的心性如何,總之,從小說角度來研究它的人不多,雖然也有點評,但止於對文辭、寫法的解讀,缺乏深入分析。

  所以清代小說家在模仿《紅樓夢》時非常機械,只看到書中有多位美女、四大家族、填詞寫詩等,就以為找到了讀家秘笈。該架構不斷被複制,後來林語堂的《京華煙雲》公開將這些“長處”抄襲走,該書1975年還曾被諾獎提名。

  然而,大家始終沒弄懂曹雪芹為什麼要寫大觀園、金陵十二釵等,結果只留下一堆拙劣的贋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