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44座資源枯竭城市的生死劫

http://www.CRNTT.com   2009-04-23 08:10:35  


 
  據她在景德鎮十幾年的觀察,本地市場銷售的日用瓷,很多都不是本地制坯,“買一套東西回去,發現不是景德鎮的,肯定很丟景德鎮的臉”。而在日用瓷生產方面,景德鎮至今沒有產生一位本土大家,高端市場被來自台灣的一家企業占據。“景德鎮人沒有精品意識,如果能把日用瓷做到極致,其他人是不能比的。”

  廣受詬病的景德鎮人跑展銷的事情,陳也君也從頭到尾都看在眼裡。“把景德鎮瓷器賣賤了。”在她看來,景德鎮瓷器在很多人心目中是很神秘的東西,但展銷隊伍良莠不齊,有人甚至到窑裡花三五百元買一堆殘破品,堵上石膏或者塗上釉彩出售,這種現象甚至無數次出現在國際市場上,影響惡劣。

  景德鎮市發改委主任李曉民對此也深惡痛絕,“我們書記說過,他們是把國際市場當作農貿市場來弄,把景德鎮的一些地攤貨與並非景德鎮產的亂七八糟的瓷器收上來,卻打著‘景德鎮陶瓷精品展’的旗號。”

  “品牌問題是我的一個心病,”李曉民坦承,這方面的工作還不夠。

  “景德鎮”這塊積蓄千年、價值連城的金字招牌,也是急待拯救的資源。

  李曉民2007年開始擔任景德鎮市發改委主任,此前曾在英國學習一年,這段經歷給他很多啟發,回來後就想把老城區的保護作為第一任務。城區內有一批古民居、古作坊、古窑房,古巷道則到處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如噴釉的、拉坯的、利坯的、畫畫的,“把它們保護好,景德鎮就可以變成一個活的博物館。”■

“銅都”大冶:逼礦老板轉型  

  宣布轉型後,大冶不再收留外來礦山企業,不再新吸納礦老板出身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對此,大冶民間在議論,這是傅市長逼礦老板搞轉型

  《望東方周刊》記者陳安慶 | 湖北大冶報道

  2009年4月13日,湖北大冶市龍角山礦區。

  儘管過去了14年,但石志珍依舊不願提及那個離別的季節。

  1995年,大冶龍角山鎮新冶礦的大部分職工,一窩蜂地“逃離”了堅守40多年的家鄉。只剩下那些蒼老的礦山,遺留著礦渣和坑口。

  整個新冶礦只剩下像石志珍這樣的80多位老礦工留守。離開的原因只有一個,資源枯竭了,就像一塊已被擠幹了水的海綿。

  龍角山是依托礦區建起來的小鎮,資源枯竭前,整個礦區有一萬多名礦工。曾經,這處不起眼的小山村有電影院、醫院和賓館,因為消費能力高,礦工們甚至比城裡人更早看到最時髦的電影。

  1994年,龍角山發生尾砂壩潰塌,造成28人死亡,尾砂壩形成的懸湖面積達1200畝。

  後來,龍角山撤鎮改村,只留下村小。龍角山村人開始從事農業生產,也有村民背著筐子去撿一些廢棄的礦石,磨碎後拿到市場上賣。

  現在,龍角山的地表已經明顯塌陷,石志珍以前的破屋早已垮塌。就在本刊記者到此的前3天,一場大風將堆積如山的尾砂吹起,村莊因此刮起了沙塵暴。

  在大冶,龍角山並不是唯一因礦產枯竭而從地圖上消失的鄉鎮建制。石志珍介紹說,2001年,銅綠山鎮以及銅山口鎮也和龍角山一同“撤鎮改村”。資源的枯竭,讓大冶原來23個鄉鎮,縮減到14個。

  2007年下半年,大冶申報了“資源型城市轉型”,2008年3月列入第一批資源枯竭城市。

采礦潮

  地處湖北“冶金腹地”的“銅都”大冶,有太多值得驕傲的歷史。

  早在商周時期,大冶的銅錄山就被開采了。到了宋代,因“大興爐冶”,該縣得名“大冶”,正式建縣。這個“冶”字,定格了大冶千百年來的產業形態。

  大冶發改局副局長吳中偉向《瞭望東方周刊》介紹說,大冶是一個典型的資源型城市,19世紀末,清朝湖廣總督張之洞引進西方先進技術和設備,在此開辦大冶鐵礦和大冶鋼廠,創辦漢冶萍公司。

  新中國成立後,國家先後投資建設了大冶鋼廠、大冶鐵礦、銅錄山銅礦等20多個重點工礦項目。1970年,大冶鐵礦年產量600多萬噸,被稱為“武鋼糧倉”。

  大冶經濟局官員朱容情說,新中國成立至今,大冶累計向國家提供鐵礦石1.74億噸、銅礦石1.3億噸。

  礦產資源產業成了大冶的經濟支柱,大冶工業經濟總量的70%、稅收的60%,來源於資源產業。

  改革開放以後,企業權利下放,大冶的資源開采強度逐漸增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