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把神壇上的梁思成拉回人間

http://www.CRNTT.com   2014-01-25 09:32:00  


 
延伸閱讀:朱濤新書被稱為“終結梁思成神話” 引發學術地震 

  深圳新聞網-深圳商報  金敏華2014-01-18 07:41

  [摘要]有感於“多年來,對梁思成的讀解流於空洞的緬懷和頌揚”,在過去三年,朱濤通過各種渠道,陸續搜集到一批梁思成在1949年到1959年間寫的思想檢討。

  建築師、建築評論家朱濤的首部個人作品《梁思成與他的時代》一面世就爭議不斷,未曾想到,日前在北京舉行的新書發布會上,作者就遭遇當面詰問,主持人、嘉賓、聽眾與作者之間的對話不是綿裡藏針,就是火星四濺。這本被稱為“終結了梁思成神話”的20萬字“終結之書”裡的觀點、論據乃至出發點,頻遭眾多“梁先生精神上的後裔”的質疑。這一現象本身就值得深思。

“倒褪魚鱗式”寫作

  有感於“多年來,對梁思成的讀解流於空洞的緬懷和頌揚”,在過去三年,朱濤通過各種渠道,陸續搜集到一批梁思成在1949年到1959年間寫的思想檢討。這段歷史,在建築史研究中幾乎不被提及,《梁思成全集》也沒有收錄這些材料,朱濤以這批材料為經,以1950年代國內發生的各種政治思想運動以及它們對新中國城市和建築發展的影響為緯,回溯梁思成1949年以前的思想和作品,不但發現既有的大量梁思成研究中“其實還存在著很多空白,甚至謬見”,而且編織出一幅1949年到1959年間梁思成的心路歷程與中國建築史和政治運動之間複雜關係的圖景。

  朱濤將他的這種寫法稱為“倒褪魚鱗式的寫作”。所謂倒褪魚鱗,“就是立足於當代的問題回溯歷史,去追溯這些問題到底是怎麼發生的,它們以何種方式影響著今天……倒褪魚鱗這樣的一種方式,不可避免地就會支離破碎、血肉模糊,顯得很殘酷,分解得很厲害。但是這樣做有助推動我們理解今天的問題。”

  於是,在這本考證詳實、析論精密的著作裡頭,我們讀到一個“令人痛苦卻又清醒的偶像之黃昏”。在新書發布會上,對梁思成有著多年深入研究的南京大學建築學院副院長趙辰認為,從朱濤的研究中,人們看到一個更為真實的、立體的梁思成先生和他的學術成就,“在我看來,這是今天能夠看到的梁思成研究中最為脫離‘宏大敘事’的成果,事實上也是我所期望的。”梁文道則評價:“朱濤的目的並不是要簡單地否定我們對一位偶像的崇拜;相反地,他把梁思成放回他的歷史處境之中,讓我們看見了那一代中國知識分子的選擇與局限,看見了他們的掙扎和痛苦;這恐怕才是對梁思成的最大尊重。在這個意義底下,我覺得梁思成仍然是現代中國知識分子的代表人物,因為他的命運就是整代人集體命運的縮影。”

  也許朱濤寫作之初就已經預感到,誠如建築師劉家琨所言,這本書可能冒犯很多人的情感,使人憤慨,使人痛苦,甚至可能使人虛無。但他堅持認為,雖然“這段歷史非常沉重,揭開它時,令我,也會令很多人感到震驚、痛苦;但若回避它,我認為是一種罪惡,因為這等於是我們後人對那段複雜的歷史、對梁思成那一代建築師在新中國成立十年間以沉重的代價換來的精神遺產,一概加以唾棄。”他希望自己三年來的工作,最好“能將鐵板一塊的梁思成研究敲開一些孔洞,往裡注入些歷史反思的生命力”。畢竟,梁思成的心路歷程,與中國建築文化的演變過程,以及與那個時代的互動經驗,在今日中國的語境中,仍有著極強的相關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