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印鈔票救急 恐釀更大危機

http://www.CRNTT.com   2010-04-25 08:21:17  


 
                   政府入不敷出 成高風險國家

  從過去的歷史經驗看,大部分國家財政遭受重大挑戰,面臨破產危機時的解決方案,不外是明的、或暗的透過通貨膨脹、或貨幣貶值,讓國家債務蒸發掉。哪些國家有潛力發生財務危機?首先,國家負債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率太高的;再來是經濟成長所得,趕不上公債利息負擔的;最後是政府預算在未計利息前,收支是太高赤字的?這其實是簡單的算術,負債太多,入不敷出,利息負擔沉重,如果屋漏偏逢連夜雨,經濟又不景氣,國家財務危機風險就愈高。公債的利息負擔,如超過經濟成長率,債務不斷增加,吃掉經濟的成長,除非政府真能做到節衣縮食,從預算的剩餘中拿來付利息、或還錢,所以負債愈多的國家,政府的褲帶就要勒得愈緊。雖然不是每個有赤字的國家,就表示有風險,但是這類國家在開支上,必須更加節制,直到將經濟成長帶上至少中度成長以上,未來才有採取寬鬆政策的空間。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提供3個“國家風險”的觀察指標:首先,看經濟復甦的力道是否夠強勁,一個國家經濟的復甦,是靠政府不斷印鈔票,強力投入的經濟刺激方案帶動出來的?還是真正源自經濟的成長?第二,主權債務的風險規模有多大。例如希臘的財務危機,純粹是一個國家的財務問題?但如果牽涉到投資人對其償債能力的信心,就會牽連到其他相關國家或地區?最後是,全球央行與財政部長的退場機制與手法,是否得當?也就是說,如果全球央行的退場機制,時機不對,或方法不正確,很可能讓全球經濟陷入二次衰退。這也是為什麼市場密切注意各國政策動態的原因。

                    為希臘解危 避免被拖下水

  各國經濟復甦的情況,都不相同,目前看起來是新興國家情況較好,產能利用率較高,以帶動內需市場的成長,來彌補全球市場的萎縮,像印度與巴西,看來是已擺脫不景氣的陰影。中國大陸在中央的主導下,開始陸續收銀根。不過目前的跡象顯示,新興國家應不會採取太快、太急或太緊的緊縮政策。而另一個世界的有錢國家,就沒有那麼幸運了,經濟成長緩慢,內需市場缺乏動能,像美國,最近經濟雖然有點漸入佳境,上個月跌破萬點的股市,最近也稍有反彈,但去年第4季經濟年增率跳躍到5.7%,但多數是廠商回補庫存所反映出來的力道,企業還是繼續在裁減人員,房屋市場仍然欲振乏力。民眾口袋仍緊縮,消費者支出數字不見上升;產能利用率仍低,企業不敢大膽投資。這些指標都明顯指出,美國經濟距離復甦仍很遙遠。

  在金融風暴尚未發生前,經濟成長就已陷遲緩的歐洲,以及面臨“失落的20年”的日本,情況也都不樂觀。日本雖然仍是全球排名第3的經濟大國,但是舉債10兆日圓,公共債務逼近國內生產毛額(GDP)的2倍,常被調侃和已形同破產沒有兩樣的“辛巴威”相去不遠,辛巴威的債務是占GDP的300%以上。日本有陷入通貨緊縮的風險,只可能採取更寬鬆的貨幣政策,不會跟著其他亞洲國家退場。歐盟國家經濟也沒有明顯的成長契機,各國領袖最近的當務之急,是趕快為希臘的財務危機,找到一個好的、有共識的解決方案,不能讓歐盟這艘方舟被拖下水。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